提升老师的表达能力,除了学新东方写逐字稿,还可以做这些
提升老师的表达能力,除了学新东方写逐字稿,还可以做这些
2017-10-10 22:30  点击:1087
[摘要]新东方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对新入职的老师有一个建议(不强制):写课堂逐字稿,大到知识点重点,小到段子、停顿、语气等,都会包含在内,而且还要经过一遍一遍的审批、修改,直到新老师记的滚瓜烂熟才允许走进课堂。

新东方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对新入职的老师有一个建议(不强制):

写课堂逐字稿,大到知识点重点,小到段子、停顿、语气等,都会包含在内,而且还要经过一遍一遍的审批、修改,直到新老师记的滚瓜烂熟才允许走进课堂。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新东方的老师课风醇熟、上课流畅了。

确实,逐字稿的撰写过程,会使老师有一种“俯瞰”整堂课的感觉,对课堂的整体布局有一种规划感,即使新老师紧张,也能按照课堂的逻辑排布找到接下来要讲的内容,表达更有逻辑性,课堂顺畅度自然就上去了。

看来,老师讲授内容,逻辑表达尤其重要。

但是,这个逻辑表达不仅对课堂表现很重要,在跟学生和校长沟通时也是如此。

那么,老师与学生、校长沟通时,怎么提高表达的逻辑性呢?

我们从4点出发,找找答案:

❑  一、结论先行-----让表达逻辑更清晰

你是怎样跟校长请假的?是不是这样:

李校长,我妈本来在老家住,前天一路颠簸来到北京找我,随后就病了,需要住院。所以,我想去医院陪她,能不能请3天假?

你猜,校长看到你的请假信息,会是什么心路历程?

前半段都在说妈妈的事情,还以为你想让校长去医院探望呢,这么长的请假铺陈,很容易引起理解障碍。

其实,这个请假信息,是你的思考过程,运用了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得出具体结论)一步一步的构思,最后推算出“需要请假”的结论。但是,我们在陈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应该结论先行,让听者快速明白你要表达的主旨。

因此,陈述观点时,需要将思维反转,先讲结论,再列原因。

所以,可以改成这样:

李校长,我能不能请3天假?(结论)

我妈生病了,需要住院,我得陪护。(原因)

前后两条请假信息对比,如果你是校长,你会喜欢哪一个表达逻辑?

❑ 二、善用疑问----让表达更有吸引力

先来做一个小测试,请大家认真仔细观察下图30-60秒,切记一定要仔细。

然后在不看图(一定不要偷看哦)的情况下告诉我,图中穿黄衣服的人有几个?相信绝大部分人无法准确回答。

为什么?

虽然你收到了仔细观察图片的提示,但是却没有聚焦点,不了解真正需要关注的点,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在看图之前没有提出问题和疑问。

同样的,老师上课也需要运用疑问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那么,该如何引出疑问呢?

引出疑问,就是提供给读者或者对方一个环境,让其置身其中,获悉接下来需要关注的是什么,需要怎么做,这样他才能更清楚地接受接下来的信息。

➣ 一般从4个方面着手:

1、背景

什么是背景,背景是你认为对方需要知道的信息。

还记得小时候的格林童话吗,故事的开头通常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王国……这个背景会将你的思维带到那个环境中去,让对方聚焦你想让他关注的地方。

2、冲突

有了背景之后就要制造冲突点,比如,《灰姑娘》的故事中,继母的虐待和对她与王子相爱的阻挠等都是冲突点。

只有出现了冲突点,我们才能更好的去展开疑问,解决疑问。

3、疑问

在背景和冲突的基础之上,就可以通过引出疑问,吸引对方兴趣,从而可以让你的表达得以继续。再如《灰姑娘》,面对继母的阻挠和破坏,灰姑娘最终是怎样和王子走在了一起呢?

4、解答

以上三点完成之后,对方已经明了你将要表达的内容主旨课,接下来你只需要公布答案即可。

所以,如果要讲李白的诗,参照以上四点,可以这样设计开场白:

说起李白,他就像谜一样的存在,一生放浪形骸,漂泊不定。(营造背景)

但他的作品在唐诗史上有着崇高的声誉和地位,被后人誉为“诗仙”。(制造冲突)

这样的他是怎么成为唐诗大家的?(提出疑问)

今天,我们就在他的作品中寻找答案。(解答)

按照这套逻辑打磨你的开场白,是不是更加能够抓住学生的“耳朵”和“心思”了呢?

❑  三、不提供无关信息----让表达更简洁

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或者与他人沟通时,如果添加太多无关信息,特别容易混淆视听,让对方摸不着头绪。

比如,

我发现男朋友最近在欺骗我,他总是晚上和别人出去,很晚才打车回来,但是又不开到门口。

我偷看过他的手机,结果他大发雷霆。

有一天晚上他出门,我骑着摩托车藏在街边拐角等着看到底是谁来找他。

结果发现我的摩托车漏油。

请问一下,我这车买了一年了,这个漏油问题保修吗?

如果是你听好友这样描述这个事情,你会怎么想?首先会认为男朋友出轨了,然后是跟踪男朋友的方法,最后却是摩托车保修问题。心很累好不好?

再比如,

喜欢在影视PC端看电视的人,经常会碰到屏幕两边出现广告的情况:

如果没有“关灯”功能将两侧的魔兽广告去掉,那观看NBA的体验将被破坏。

所以,过多信息会让对方产生不必要的疑问,分散注意力。

同样,在课堂上,老师也应该吸取这一点。

从教案的编写到课件的准备,都要紧紧围绕相关知识点,避免跑偏。就拿讲段子来说,很多老师出于课堂氛围的考虑,会穿插几个段子作为辅助。

有这样的:

同学们也累了吧?老师给你们讲个笑话,醒醒神啊!

某天,一个姑娘上了高铁,见自己的座位上坐着一男士。她核对自己的票,客气地说:“先生,您坐错位置了吧?” 男士拿出票嚷嚷着:“看清楚点,这是我的座,你瞎了?” 女孩仔细看了他的票,不再做声,默默的站在他的身旁。

 一会儿高铁起程了,女孩低头轻松对男士说:“先生,您没坐错位,您坐错车了!”

你认为这样的段子怎么样?确实能够起到活跃气氛的功效,但是学生的思绪很容易被你拉到那个火车上(背景的作用),但是,再想收回思维就会有困难了,而且它跟知识点没有什么衔接,这就是提供了多余信息,很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思维连贯。

➣ 那么,该怎么把段子和课堂连贯起来,既能提神,又避免多余信息之嫌呢?

其实很简单,就讲与知识点有关的例子就好。

很多学生分不清楚complete和finish的区别,你可以用段子的方式来加强学生们的记忆力,讲到:

如果你嫁对了人,then you are complete.(你这一生就完整了)

如果你嫁错了人,then you are finished.(你这一生就完蛋了)

如果你嫁错了人还生了个倒霉孩子,then you are completely finished.(你就彻底地完蛋了)

枯燥的知识点,用这个非常贴合的例子讲出来,学生对两个词汇的掌握是不是只会更加深刻,反正我这个非英语专业的人都能看懂,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课堂中途插播了一个段子,不仅丝毫没有多余信息的感觉,反而事半功倍,建议作为老师的你可以多研究这种样式的段子。

❑ 四、归纳总结---让表达更有条理

➣ 看个案例:

小明要去超市,他的妈妈跟他说,

“小明你要买点牛肉,再买点菠菜,还要一些你爱吃的薯片,再买一点鸡肉回来,顺便捎点苹果,再要一些葱,还有一些香蕉,猪肉的话最好也带一些回来,对了对了,我们家白菜也没了”。

如果你是小明,一时间你能记全妈妈要让你买的东西吗?反正我听到这些已经晕了。

显然,小明妈妈没有对要买的东西进行归纳分类,才会出现“晕掉”的结果。

如果对这些东西进行一下分类,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呢?试一下:

小明需要买些肉类、蔬菜、水果和零食回来,

肉类包括鸡肉、猪肉和牛肉;

蔬菜类要买菠菜、葱、白菜;

水果则有苹果、香蕉;

零食有薯片。

相比较两种表述,是不是进行了分类的第二种更容易记住呢?

同样,讲课也是如此。

以历史为例,学完历史,可以通过几个维度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比如,有些学生(就包括我)对朝代的变迁不清楚,那么把这个知识点总结成顺口溜:

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再比如,对“开元盛世”的描述:

女皇身后有点乱,玄宗继位才转变;

厉精为治重变革,开元之治换新颜;

玄宗时期很繁荣,农工商业都发展;

粮库充实人口增,开元盛世美名传。

这就是归纳,它是说沿着某个维度,把相关的东西综合在一起,更便于识别和记忆。

用归纳的方式讲课,还怕你的讲课逻辑没条理、学生不爱听吗?

结论先行、引出疑问、不提供无关信息和归纳是提升逻辑的4个有效方式。

当然,我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你知道,而是要会用。

按照这些方法去练习,“新老师”的“新”字只能代表你入职时间的长短,而非是讲课无经验、逻辑混乱的代名词。

 * 本文作者: Ruby,致力于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分析,为你呈上最干的实操内容。(微信号:w900923w  欢迎添加微信,沟通交流,成为朋友

开店网是一家专门为投资者提供开店信息和开店项目的一站式开店服务平台。为正在开店的人提供开店经验技巧,为准备开店的人提供优质的开店项目等信息。
推荐商品
最新商品
最热商品

首页

VIP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