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便利店真有45%的毛利吗?
无人便利店真有45%的毛利吗?
2017-08-22 00:00  点击:9154
[摘要]在一段高速催肥式的发展之后,表现凶猛的无人便利店似乎开始有了偃旗息鼓的味道。业内观望无人便利店的投资机构甚多,但出手者已鲜见。更多投资人则集中表达了对这一模式的担忧,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担心算不过来账。无人便利店究竟是一门怎样的生意?它到底
在一段高速催肥式的发展之后,表现凶猛的无人便利店似乎开始有了偃旗息鼓的味道。业内观望无人便利店的投资机构甚多,但出手者已鲜见。更多投资人则集中表达了对这一模式的担忧,“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担心算不过来账。”

无人便利店究竟是一门怎样的生意?它到底能不能算得过来账?

日前,记者与顶商集团董事长兼顶商天使基金创始人钟浩聊了聊。他曾于2016年上半年投资了中明嘉业的无人便利店项目,如今其已完成A轮5000万融资。

按照钟浩的说法,中明嘉业目前的单店模型,单店成本5万元(不算流动资金),每个店日销售额在2000—3000元之间,毛利为45%净利大概在15~20%,约4到5个月收回成本。“中明嘉业目前在做B轮,对单店的财务数据要求严格。在算账上,我们应该是有发言权的。”钟浩说。

以下是钟浩的口述。文中谈到了他投资无人便利店的五大逻辑,对无人便利店行业的看法,以及中明嘉业是如何将无人便利店做到45%毛利的。



无人便利店为什么突然火了?

马云做淘咖啡只是导火索,任何事物都是“天时地利人和”,没有偶然的风口,也没有偶然的成功。

本质是社会发展到现在,人口红利消失了,人力成本和物业成本的提高,以及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掌纹识别等技术的发展等综合因素导致了无人便利店风口的产生。

十年前支付都是刷卡,无人便利店怎么刷卡;十年前人力成本那么低,要无人便利店干什么;技术各方面也都不能满足。因此,阿里巴巴、亚马逊只能说是这个风口的前沿,但并不代表它们带来了风口,任何风口一定是经济的普遍规律,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哪一个人或企业,英雄造不了时势,英雄只能顺应时势。

现在互联网人都盯着改造线下的蛋糕也是如此。互联网公司最大的特点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体验度几乎是没有的,现在的消费者都被养坏了,老在家待着没意思,他们也不可能脱离社会,所以线上线下融合成趋势了。

未来无人便利店会成为主流还是与传统便利店互补现在谈为时尚早,理论上这是一种互补业态,但它一定会在用户体验、服务等方面对传统便利店形成一定冲击,也一定会替代一部分传统零售市场。这是一件好事,也是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消费者都是受益的。

但为什么也有很多投资人出来说暂时不投资无人便利店,每个公司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理念不一样,另外任何投资都有赌的成分,未来是不确定的,最后一公里的终极体验形态到底是什么没有人知道,无人便利店、全家都只是整个要素里的组成部分,一定不是全部,需要有人敢于尝试,敢于创新,这不是在审核投资技巧,哪怕有一天无人超市在国内活得不好,但国内创投圈经历了这一波对我们的成长也是有利的,也带动了消费。

投资无人便利店的五大逻辑

最初投资无人便利店是因缘际会。

中明嘉业的创始人是我十多年的好朋友,他有很多创业项目的经验,无人便利店是他2016年新做的一个项目。之前他们主要做社区O2O,经常做线下活动,慢慢觉得社区有人需要这种服务场景,他们跟物业、居委会也熟,就想着能不能做个无人便利店。当时他找到我,我投资了大概200万。

投资不仅是因为认识,我也看好这个业态。首先因为体积较小,标准化制造,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广大老百姓开店变得更灵活了;其次人力成本降低了。中国从2012年以后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造成人力成本占营运总成本的比例在不段增加,比如全家一个店基本6、7个人,人力成本预计占到它整个毛利润的大概20%~30%。第三,无人便利店概念比较新鲜,新鲜就代表不一样的感受,投资人也会去尝试。

目前业内对无人便利店的质疑主要在五个方面。一是,RFID(创业家&i黑马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昂贵。现在RFID确实成本偏高且存在误读等问题,中明嘉业使用的是掌纹识别技术,我们投资了一家做掌纹信息技术的公司,用户只需要将手掌放在扫描仪前就可以识别和支付。误读率在千万分之三,成本分摊到每个商品上也比RFID低。从人力成本、用户体验、支付感受几个方面来看,它都可能引领传统零售行业变革或者部分取代传统零售行业。线下零售市场规模,至少相当于10个马云干10年,市场足够大。

第二、后端配送、理货等运维成本算不过来帐。很多人曲解了无人便利店的特点,无人便利店不是万能的,它有优势,但后期所有的配送、物流运输等跟传统便利店并没有本质区别。相比每天补货的无人便利店,中明嘉业的好处在于提出了微仓概念,相当于售货机后面有个小仓库,系统会通过大数据判断每个店每天销售多少商品,微仓内储存3天左右的存货,通过自动传输带传送。这也是从成本角度考虑的,1天补1次货和3天补1次货成本是完全不同的,补货周期越长成本越低。

第三、产品结构和毛利率。中明嘉业的产品分为热链、冷链、百货。有热链是为了使无人便利店的品类更丰满,如果只卖冷链、百货可能它的客户群不能形成交集和共享,热链需要提前在app预订。

所有产品中,除了利润高的进口商品,其他产品采购基本都是外包。这和全家不同,全家是前端、后端的钱都想赚,中明嘉业只赚前端的钱,后端的钱让别人赚,同时降低了成本,自建物流,采购等在百货的成本占比是很大的。

毛利方面,7- eleven、全家等基本是35%左右,无人便利店按照中明嘉业的单店模型,毛利大概在35%~45%区间。为什么毛利这么高?一是,业态是无人,节省了人力成本;二是,尽量把物业成本放到体系内,我们即将引进的B轮投资方会把它们旗下的数万个物业对价释放;第三,产品配合上通过普通消费品带动高端消费。普通产品都是外包形式,相当于集中采购单个产品,成本降低了,同时有10%~20%的高端进口产品自营。比如,一般可乐卖2、3块钱,毛利大概20%左右,功能饮料卖6元左右,毛利是35%~45%。相应进口的纯正产品毛利约在42~55%。其他方面,中明嘉业还将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引进共享健身房、K歌房、3D试衣间、海淘商品、煮面机等爆款功能型模块;综合下来单店平均毛利还是比较高的。

按照中明嘉业目前的单店模型,单店成本5万元(不算流动资金),每个店日销售额在2000—3000元之间,毛利为45%净利大概在15~20%,约4到5个月收回成本。

第四、认为自动售货机也可以做更大,但其不放更多东西是因为算不过来账。自动售货机为什么有局限性,不是这个业态有局限性,而是自身定位导致它无法做出这种创新。自动售货机大多铺设在地铁,机场,火车站,高铁站等解决及时性需求的场地,位置一般都比较小,有的甚至不到2平米,采用的都是立体空间,如果升级做得更大,设备对整个物业有要求,成本也会更高。

另外,自动售货机是弹出系统,不是所有东西都适合放,所以饮料类、罐装类产品较多,经得起摔,但饼干、方便面等从1米多高的距离摔下来碎了,用户体验会很差。

第五、无人便利店同质化后的场景竞争导致高租金。进驻场景原则上都是要给物业钱的,一个月3000元或几千元。中明嘉业现在在引进的B轮投资方在中国有12000个社区,可以作为一个价格或一个股份对价打包进来,这是我们考虑的。

但未来同质化竞争激烈后场景竞争一定会更激烈,这个没办法,中国人喜欢模仿,所以要 “先入为主”。目前中明嘉业在园区、商业区、高档社区有70多个点,

协议储备点位约1万个,现在有找他们谈合作的各城市代理,已有数百个店在筹建中,明年预计超过2000个。配套不够的新城区、景区、封闭的大学校园、寸土寸金的商业区(可以灵活设置许多迷你点位)、配套不足的社区,以及中大型社区,都有想买即得的需求,无人值守意味着价格上透明,一切都是标准化的,有很大的可行空间。

总的来说,任何市场都是先入为主,但短期看规模,长期一定是看定位。中国的零售市场太大了,便利店市场一定是百花齐放的。

另外现在京东、阿里、亚马逊都在做无人便利店,它们更多的是让市场更丰满。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它们进来后期我们可能有更大的合作,比如并购、收购。因此无论是资本市场的机会,还是业态的机会,都是更大的。

投资无人便利店的三大核心点

目前国内的状况来看,无人便利货架的形式稍微粗化了一点,它纯粹是一种创新。

无人便利店和无人便利货架的形式是不一样的。第一无人便利店进去拿了东西后原则上你是跑不掉的,必须付了款门才会打开;第二即使强行把门打开,监控也看得到,法务会追查你的责任。

但无人便利货架目前做不到这一点。创业不能去和人性做斗争,谁都愿意占便宜。比如你家门口没有人突然有10万块钱,你不拿,别人会说你是傻子。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的人不是不愿意给钱,可能正好微信里没钱了,拿回来先喝了回头再补,补不了怎么办?不能在机制上规避这些东西是很难成功的,所以我不赞成这种业态。

目前我们投资的方向主要在AI、高科技、儿童乐园等方向,会不会继续投资无人便利店核心看三点:一是,如果有人继续进来我们就投资,无人便利店现在在风口上,对投资人来说,它能到B轮、C轮甚至IPO也是我们的一个历程。对我来说这次投资已经成功了,A轮我只释放了几个点,大概有五六倍的回报。

二是,投资无人便利店我现在主要看是否有物业、场景,没有肯定做不大。另外,定位一定要明晰,是高端还是大众消费,是冷链还是热链,是社区还是办公楼、学校。

三是,团队人员的组成,既要有做零售起家的人,也要有移动互联网圈子的人,整个人员匹配要基本覆盖80%到90%无人超市所需的要素。

另外,新零售,新消费领域也可能出现一些投资机会。新零售的本质是产品、效率、体验,这是永恒不变的。但业态可能会随着技术的发展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投资人和创业者可以用更开阔的视野看待市场。

很多人认为新零售,新消费带来的是品牌的机会,不是投资人的机会,但也未必。如果是传统行业,就战略来看确实更适合PE,但一些高科技行业有天使轮跟进爆发性可能更强。比如中明嘉业,现在已经A轮了,能到B轮、C轮,IPO对我的意义是有的,但即使上不了IPO,有可能我也早就退出了。对投资者来说,投资方向很重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也是很重要的。
开店网是一家专门为投资者提供开店信息和开店项目的一站式开店服务平台。为正在开店的人提供开店经验技巧,为准备开店的人提供优质的开店项目等信息。
推荐商品
最新商品
最热商品

首页

VIP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