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5月上旬,多个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和VR(虚拟现实)等行业的跨界并购重组案进程受阻,自此之后是长达一年多的整肃期。证监会不仅对在审项目进行核查,对已经实施的并购重组项目也进行了专项检查,同时对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整体趋于谨慎。
2016年5月上旬,多个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和VR(虚拟现实)等行业的跨界并购重组案进程受阻,自此之后是长达一年多的“整肃期”。证监会不仅对在审项目进行核查,对已经实施的并购重组项目也进行了专项检查,同时对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整体趋于谨慎。不过,随着7月中旬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随后证监会年中监管工作会的举行,监管层对并购重组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规范和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证监会年中会议对并购重组的全新表态。这一转向在15日证监会上市部的并购总结中再次得到确认。证监会称,并购重组已成为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去年上半年并购重组非常严格,劝退很多、否决率很高,市场一度有声音认为并购重组要‘关门’。虽然这不可能,但是审核越来越严格是个趋势。最近并购重组审核明显加快,这实际上是经历‘整肃期’之后的一种回归。”北京一位大型券商投行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围绕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预计并购重组的监管模式将是“强支持+严审核”。
审核周期大幅缩短
证监会官网8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按全市场口径统计,并购重组交易金额已经从2013年的8892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2.39万亿,年均增长41.14%,居全球第二。
据第一财经记者观察,目前监管审核的效率在悄然提升。在去年并购重组和再融资政策收紧之时,重组事项上会,以及项目过会后的批文下发,一度非常滞缓。有投行人士此前还透露,去年其负责的一个重组项目在回复反馈意见后,超过3个月还未能上初审会,业内还有重组项目在获得核准后数月未能审结获批文。
上述情况在今年前5个月也未有明显转变。根据Wind资讯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2月完成审结的并购重组申请(包括豁免审核)分别有27单、26单,但随后的3月至5月期间,单月审结并购重组项目都未超过15单。从审核效率来看,从上会到审结完毕的周期多集中在2至3个月内。
然而,审核进度6月以来大幅提速,当月审结并购重组申请21起;7月更创全年新高,包括豁免审核在内单月共审结43起申请。更值得注意的是,7月多起申请从过会到审结下发批文的时间大大缩短,包括云赛智能、汉邦高科都已实现当月上会、当月审结。
中昌数据、北化股份在7月20日上会后,均在8月7日晚公告收到证监会核准批复,批文下发时间不足20天。截至目前,8月也已有5起并购重组申请审结完毕。
“最近并购重组审核明显加快了,逐渐回归正常。”上述投行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证监会近期打击“忽悠式重组”、“跟风式重组”,提高标准、从严把关,但是从过会情况来看,支持力度也是在加大的。
2014年至今,并购重组市场发展经历了一轮创新蓬勃、收紧规范、回归放开的过程。“当时无论是政策、审核力度,还是时机都比较好,配套融资方便,总体而言政策红利比较大。所以大家‘玩’得很开心,但是也‘玩’出了一堆问题。比如监管套利、跨境洗钱、快速炒作变现、乱装有毒资产等等。”上述投行人士说,针对这些问题,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开展了一轮检查,同时在审核端收紧,并以窗口指导的方式,对影视、VR等热炒领域进行“打补丁”监管。
整肃期过后,并购重组进入到一个积极支持但从严审核的新阶段,特别是对资产估值、交易模式等具体操作层面,进行严格限制。
“之前也出现过上市公司任性地利用定向增发大量圈钱的现象。在跨境并购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案例),如利用监管对境外公司审核难度较大这一特点而出现的转移资产、假重组等现象。”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A股是并购重组的主战场,从严监管必须持续保持。因为如果监管不加以规范和引导,会损害到上市公司的股东利益,甚至发生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并最终会由投资者“埋单”。
从“炫技”到“朴素”
“以前做个天花乱坠的交易结构,市场都会追捧;规避借壳也是中介机构的一种‘炫技’方式,玩一单都很骄傲;做影视、VR等热门概念的并购,估值50倍、100倍都能做上去。但是现在,超过15倍,你就要小心,监管层可能就要找你多‘聊聊’了。”上述投行人士说,从严监管之下,无论是报送到证监会审核的项目,还是由交易所把关的项目,都要回归到传统的、简单的模式。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下,并购重组近年来受到监管层大力支持。不过,在涉及具体领域、方式时,政策态度往往会有微妙变化。
证监会过去几年对并购重组审核程序进行了多次改革,目前90%的并购重组交易已不需证监会审核,上市公司经自主决策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即可实施。在审批项目中,2015年至2017年前6月,第三方发行项目单数在总交易数量中的比例由63.99%上升至73.81%,交易金额占比由24.30%上升至46.54%。
从证监会15日发布的总结来看,服务供给侧改革、促进技术升级、助推国企改革、服务国家扶贫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并购重组是监管层积极鼓励的。
供给侧改革方面,要看是否有利于去产能、去库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16年,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煤化工、汽车、纺织、电力等八大产能过剩行业共有118家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合计交易金额2336.78亿元。
技术升级方面,要看是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16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服务业新业态等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共发生并购重组交易270单,涉及金额3253.31亿元。
国企改革方面,要看是否支持国有企业做优做强。2016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678单,交易金额1.02万亿元,占并购重组交易总额的43%。扶贫方面,要看是否服务于国家扶贫攻坚产略,“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则要看是否支持上市公司提升国际竞争力。
“从今年前7个月来看,并购重组同比大幅减少。”上述投行负责人称,背后有三个原因。第一,IPO速度加快,企业上市预期明确,优质潜在并购资产都自己去上市了,可并购标的减少;第二,审核更严,借壳受阻,配套融资受限,对参与者而言政策红利降低;第三,花样玩法不受监管“待见”,上市公司和并购基金都显得动力不足。
另外,小盘股市盈率持续下调,使得并购重组溢价空间受到压缩。证监会15日数据显示,主板市场静态市盈率由去年底的19.8倍小幅上升为今年7月底的20.2倍。中小企业板市盈率由60倍下降至44倍。创业板市盈率由80倍下降至50倍,降幅达37.4%。
甚至与欧美市场相比,A股市盈率也处于较低水平。截至7月底,上证50、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分别为12倍和15倍,均低于同期道琼斯工业指数21倍、标普500指数24倍、英国富时100指数29倍、德国DAX指数19倍、日经225指数18倍等境外主要蓝筹指数的估值水平。
“估值高的收购估值低的,估值就会往上推,这样的交易对上市公司而言总是划算的。但问题是,整个创业板、中小板估值都大幅下滑,对于优质资产而言,因为IPO预期增强,要价张嘴就是30倍、40倍,这使得上市公司通过并购进行价值推升的空间就非常小了。”上述投行人士表示,经过一年多的整肃,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中介机构,大家的认识都比较清楚了,回归并购重组本源是必需的,因为目前任何花样玩法,不但会受到严格审核,也会使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成为监管层眼中的“坏孩子”。
开店网是一家专门为投资者提供开店信息和开店项目的一站式开店服务平台。为正在开店的人提供开店经验技巧,为准备开店的人提供优质的开店项目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