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琴行的经营
关注琴行的经营
2009-06-27 00:00  点击:6020
[摘要]琴行是乐器市场的前线,是厂家和消费者联接的纽带,是销售最终实现的主要场所。因为它的衰荣直接关系到乐器销售的市场份额,所以成为厂家争夺的对象。同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许多琴行进行乐器的订牌生产甚至搞前店后厂,抢占厂家的市

琴行是乐器市场的前线,是厂家和消费者联接的纽带,是销售最终实现的主要场所。因为它的衰荣直接关系到乐器销售的市场份额,所以成为厂家争夺的对象。同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许多琴行进行乐器的订牌生产甚至搞“前店后厂”,抢占厂家的市场。

在琴行间竞争的同时,琴行与厂家相互竞争、相互依存。

让我们关注琴行经营。

上篇:道路是曲折的

几乎所有琴行都发出了“现在琴行不好作”的声音。大家普遍认为,现在市场上的乐器销售量呈总体上升趋势,但是由于琴行越开越多,所以各自的利润变薄了。一位陈经理说,以前他从来不坐店,每天拿着当天挣的流水去玩,从来不担心没钱,因为第二天还能挣这么多出来;那时候他每年的飞机票钱要花20万元,为了到各地的朋友那里去玩;现在他都不想再作琴行了,因为要仔细地算各种成本——“太累”…… 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琴行老板发出了“现在琴行不好作”的声音呢?

市场保护

几乎所有的琴行都面临缺乏厂家市场保护问题。相当多的琴行在辛苦经营、拓展市场之后,无法得到相当的利润。比如一家日本厂商,对经销商采取“现款现货”的供货方式,该厂商给经销商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当今厂商普遍铺货)。由于该厂商是国际知名品牌,经销商们也就都接受了它的做法。但是该厂商在市场保护方面没有什么措施,经销商跨地区串货的现象非常严重,价格压得厉害。该厂商为了要完成每年增长的业务量,对这一现象毫不过问,造成了经销商经销该品牌基本“不赚钱”的局面。国内某些大厂家也存在这一问题,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企业赚钱,琴行无利”的局面。

价格、利润

有市场就有商战,范围内的琴行基本上都会卷入,无论它们是同城还是异地,同名或有关联的琴行自然就是联盟。商战的核心内容是利润,表现形式最直观的是价格。基本上所有的琴行老板都说“价格战最终没有什么意义”,却又没有一家琴行不在做着价格上的较量。这种较量一部分是主动的:杭州的一些琴行,直接印制宣传品,上列其它琴行主营的乐器品牌、型号和价格(当然,这些“价格”无疑又是一种攻击他人的手段)。

这种较量还有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一位经理说,现在琴行多了,大家都做门面,价格就透明了,另外“游击队”可以直接上学校做推广,没有门面,价格就低。价格战造成许多种类的乐器市场低糜,一把电吉他赚几十块钱已经是全国的“秘密”。一位经理甚至说:“现在的琴行都是老师开的,胆子最小,破坏性最强。批发他10000块,让他卖13000块,他10100块就卖,他不考虑这是一个商业行为。”

发展、扩张

随着市场的发展,一些琴行壮大起来,但是如何“扩张”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并不是所有的琴行都能从个体户发展成为正规企业。“扩张”的方式一般是开分店或加盟店。一些商家认为,加盟店开得多,对前几年的发展,从“量”来说肯定有好处,慢慢地就没有太大的用意了。加盟店先开始是一棵小树依靠一棵大树,慢慢地有了自己的市场、有了灵活性,自己也可以把握进货渠道,大部分的商品在自己操作。如果加盟店从被加盟店进货的量不多,被加盟店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此时的加盟无非是形式上的,被加盟店就成了空架子。一位曾开过数家分店的琴行经理说:“那些分店慢慢地不卖我的牌子了,2002年我彻底放权了。”

人才流失

还有一个深层的痛埋藏在琴行老板的心底,那就是“人才流失”。曾经的销售主力、技术能手、财务经理、教务老师,甚至分店店长、合伙人一瞬间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已不是少数琴行老板的偶尔经历。而且他们往往是带走了经营思路,甚至是关系网。

如此种种,就是大家呐喊“现在琴行不好作”的原由。

开店网是一家专门为投资者提供开店信息和开店项目的一站式开店服务平台。为正在开店的人提供开店经验技巧,为准备开店的人提供优质的开店项目等信息。
推荐商品
最新商品
最热商品

首页

VIP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