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想卖的东西放右边便利店的购物通道一般是足够宽、笔直平坦、少拐角的,这是为了尽可能延长消费者在便利店的滞留时间,避免他们从捷径通往收银台和出口。便利店还可利用人们习惯用右手的习惯,将最想推销的、利润较高的商品,放在主购物通道或展柜的右侧
最想卖的东西放右边便利店的购物通道一般是足够宽、笔直平坦、少拐角的,这是为了尽可能延长消费者在便利店的“滞留”时间,避免他们从捷径通往收银台和出口。
便利店还可利用人们习惯用右手的习惯,将最想推销的、利润较高的商品,放在主购物通道或展柜的右侧,顾客经过时,会被一些本不需要的商品激起购买欲。
一般来说,体积较大的商品常放在入口处附近,这样消费者会用手推车购买大件商品,并在行进中增加购买。所以,逛便利店不妨多用左手拿货。
薄利多销品“守住”入口
一般来说,挨近便利店入口的地方,放的大多是薄利多销、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以吸引你进门,比如书本、拖鞋、毛巾等,而烟酒等贵重商品一般放在便利店中间偏后区。从消费心理学角度来说,逛便利店时,人们总认为前面的货物一般,里面还有更好的,所以往往越到最后买得越多。
新鲜商品摆最里面
便利店销售原则是“把先进回来的货物先卖出去”。所以,摆放牛奶、酸奶时,一定把最新鲜的产品摆在最里面,每天逐渐更换;冰柜和冷柜食品,也都是把新鲜产品放在最下层。
蔬菜水果利润最高
便利店中的蔬果必须要陈列在中心位置,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心理学研究发现,由于人类早期长时间居住在阴暗的洞穴里,因此对色彩缤纷的食物有一种本能的兴奋,占有欲和购买欲容易被激发。
第二,农产品是便利店里利润率高的产品,大多数便利店都将这个区域承包给供应商,虽然价格比菜市场贵得多,但在便利店也能卖出去。
价格“拆东墙补西墙”
便利店里有一整套复杂的价格策略,如使用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将食品、日杂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定低一些,让顾客形成这家便利店比较便宜的印象,并且不自觉地以为所有东西都便宜。然后,便利店再将别的物品定较高的价,把损失弥补回来。像可口可乐这样价格透明的品牌产品,价格一般很低,甚至比对手都便宜,但像不知名品牌的毛巾、衣服、鞋、杯子等,价格就可以订得较高。
儿童的钱最好赚
最容易出现购买冲动的是谁?孩子。儿童的消费是非理性的,并且占有欲很强,可以在情绪上“操纵”父母。正是利用这种消费心理,便利店里有一套赚孩子钱的销售策略:
第一就是精心布置儿童产品(如玩具、食品等)展柜。
第二则是在孩子必经之路设“埋伏”,比如在中心过道展示,在商场内的自动扶梯两侧放上诱人的食品,既吸引孩子,也吸引了那些抵抗力差的成年人。
第三种方法最隐蔽,由于孩子通常是妈妈带着,所以有些便利店会把儿童产品摆在女性必需品的附近。
买一赠一有学问
世界著名食品企业纳贝斯克食品有限公司多年的促销经验认为,折扣标志可增加销量的百分之二十三。但其实也有学问:
其一,有些商家悄悄提高商品价格后再附送赠品,比如一瓶洗发水本来20元,现在买一瓶洗发水赠送一块价格两元钱的肥皂,但洗发水的价格已被悄悄提高到了22元。
其二,许多便利店常将快过期的商品与正品捆绑销售,消费者往往忽略它的生产日期。比如牛奶就常搞“买一箱送一箱”的活动,第一箱还没喝完,第二箱已经过期了。
大包装比小包装更贵
很多消费者会有“买得多比买得少实惠”的惯性思维,这也成了便利店的一种“销售心理战术”。所以很多商品的大包装价格都比小包装贵。
这种情况大多存在于休闲食品中,如饮料、薯片等。而且这些商品的重量、价格往往都不是整数,比如480克、458克等,消费者一时也算不清到底哪种更划算。
利用灯光以“色”诱人
在一些小便利店中,肉类专柜的上方安装有粉红色灯,能让鲜肉看起来更加诱人。因为暧昧的灯光往往让食品更娇艳,一般来说,肉类常用红灯光,面包类常用黄灯光,海鲜类常用蓝灯光。
结账是最后一道购物关
暴露在面前的诱惑越多,顾客就越经受不起这些考验。调查发现,被“困”在长长结账队伍中的人,购买货架上糖果、饮料的几率高百分之二十五。收银台边的商品一般是日用品或经济实惠的小型零食,而排队付钱时往往是人最没有耐心的时候,这会让顾客很难扛过这最后一道购物关。进而经营者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与视线平行的商品利润高
便利店商品摆放有一个共同原则:顾客容易拿到手的永远是商家最想卖的。一般来说,销量最佳的物品摆放位置依次为与顾客视线平行处、齐腰处和齐膝处。其中,前者是便利店货物摆放的最佳位置,可增加七成销量。所以,便利店应该把利润较高或者快过期的产品放在1.5米到1.7米的高度之间,方便大家看到后随手就能拿取。
开店网是一家专门为投资者提供开店信息和开店项目的一站式开店服务平台。为正在开店的人提供开店经验技巧,为准备开店的人提供优质的开店项目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