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虚假客户”变成“潜在客户”-玩具营销案例
让“虚假客户”变成“潜在客户”-玩具营销案例
2009-02-27 00:00  点击:5245
[摘要]北京到成都的列车上,两个列车员推着小推车,叫卖着一种新颖的礼品玩具。一个中年乘客拦住了列车员的去路,详细询问着这种礼品玩具的性能。很明显,中年乘客是打工归来,周围座位上都是他的老乡、朋友,中年乘客在同伴中的威信显得很高。两个列车员停了下来

北京到成都的列车上,两个列车员推着小推车,叫卖着一种新颖的礼品玩具。一个中年乘客拦住了列车员的去路,详细询问着这种礼品玩具的性能。很明显,中年乘客是打工归来,周围座位上都是他的老乡、朋友,中年乘客在同伴中的威信显得很高。两个列车员停了下来,拿出礼品玩具,向周围的乘客详细解说,并动手示范。中年乘客问得很细,也曾动手操作过,但是并没有多少购买的欲望。

中年乘客一直没有任何说要购买的话语;对列车员的解说心不在焉,漠不关心,没有一丝关注的神情;中年乘客随意玩耍着礼品玩具,甚至故意扔在地上;当其他乘客开始购买这种礼品玩具时,中年乘客还在“竭力”寻找礼品玩具的“缺陷”……

这些言行让旁观者深深感受到:该乘客并不是一个真正有购买意向的“客户”,甚至连一般意义上的“潜在客户”都称不上。

但是,两个列车员仍在“尽职尽责”的将中年乘客作为最关键的“实际客户”进行推销。

列车员的做法对吗?或者说,列车员的这种做法值得吗?碰到这样的客户,我们究竟该怎么应对呢?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营销管理工作的人士,最初看到这种状况的时候,也觉得两个列车员实在是太“傻”了。对于中年乘客这类根本没有购买欲望的“客户”,列车员完全应该置之不理,将宝贵的时间花费在其他“潜在的”和“实际的”客户身上。这种观点应该是大多数营销人员共同的行动准则。但是,随即否定了这种观点。

为什么呢?

我们首先应该来分析一下(中年乘客)这类客户的特征。

1、他们并不是对产品没有丝毫的购买欲望;事实上,他们内心是比较认可这种产品的(否则他们就不会主动询问该产品的性能、特征了,没有一个正常人愿意花费自己的时间去做无用功)。所以,他们都应该属于“潜在客户”。

2、他们都比较精明,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商业游戏规则;同时,他们会非常仔细地询问产品的各方面性能特征,他们不会“冒失”的购买一些无用之物。

3、他们在人群中的威信较高,一旦他们认定某种产品,那么他们可以影响周围很大一群人,这是这类客户最重要的特征。

4、他们的实力(或者是实际消费的金额)不一定很大,但是他们的影响力相当大。

5、这类客户很难接受一种产品,而且自尊感特别强,除非推销者能够确实掌握这类人的内心特质。

这类客户其实在商业领域非常普遍。比如,在零售卖场,营业员就会经常碰到这些对产品一知半解的“内行专家”,你的彩电用的什么显象管,你的空调用的什么压缩机,其实连做家电几十年的人也很难说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此外,业务员拜访客户,或者是企业进行全国性的招商,一些实力不是很强、但是语气却很“狂”的客户就经常给营销人员出这样那样的难题。话说回来,一旦营销人员赢得这类客户的尊重,那么业绩必定会有大幅度上扬,因为他们在圈子内的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

分析完这类客户的特征,也看到这类客户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回头看列车员对待中年乘客的“真诚服务”,我们就不能简单的以“这个客户没有购买欲望,推销也是白推销”这种观点来对待中年乘客这类客户了。

那么,对于这类客户我们该怎么办呢?

对所有的客户一视同仁,用同样的态度去服务这类客户,这是最平庸、最无用的营销手段,我们应该坚决杜绝这类操作手段!

看穿该类客户的“本质”,认定这类客户就是一个“只享受上帝服务、但却从不购买产品”的“虚假客户”,从而对其不闻不问,态度冷到冰点,这种营销手段被许多营销人员广泛使用,甚至被诸多厂商作为教材来采用。这种手段等同于厂商自己放弃更多的商业机会,营销人员也难以得到自我提升。

开店网是一家专门为投资者提供开店信息和开店项目的一站式开店服务平台。为正在开店的人提供开店经验技巧,为准备开店的人提供优质的开店项目等信息。
推荐商品
最新商品
最热商品

首页

VIP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