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中国第二大粮食主产省河南省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河南省分公司再爆丑闻,其驻马店、商丘、安阳三地直属库主任正接受检察院调查,据传与去年落马的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前任总经理李长轩有关。目前河南全省粮食系统已开展整顿。
近年来在粮食主产区发生的这种案例屡见不鲜,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十分值得深思。
一是监管不到位。粮食之所以是特殊商品,就在于其价格、数量、质量三者两两影响。按照国家粮食检测标准,在标准水分基础上,每低0.5个百分点,增价0.75%;每高0.5个百分点,扣价0.3%,扣量0.75%。这个标准在执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力量的牵引而发生变异。而对此变异的习惯性漠视,造就了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亏库,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粮食硕鼠。
如果说,以往更多发生的是粮库在水分上克扣农民,当国家大举补贴农业之后出现的则是粮库与粮食中介(可能是经纪人,也可能是企业)共谋,骗取国家储备补贴。国有粮库以收储指标为诱饵向民营粮库寻租,加之粮食轮换过程中发生诸种猫腻,水深不可测。一些清仓查库人员多是从纯粹的财务视角处罚,不懂实际粮食业务,就账论账,最后被忽悠着得出“账实相符”的结论,使一些动辄亏库亿万规模的粮库苟延残喘,多年老账一笔勾销,遂成腐败窝案。
二是病急乱投医。搜索与中储粮有关的新闻,2008年以前绝少当下这类问题的报道,被曝光更多的是关于粮食收储、粮食轮换过程中的技术性问题。为什么2008年成为一个分水岭?因为当年爆发了全球粮食危机,各大主产国纷纷闭关锁国,控制出口。受此影响,国家出台了“临时收储”计划,大举托市收购。临时收储本应是临时之举,但此例一开,便一发而不可收,配合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加强了中储粮的垄断地位。
作为国家行为,临时储备指标是由中储粮总公司对几个主产区省级分公司定向派发,但在主产省,中储粮直属库规模有限,却要完成硬性指标,只能委托民营粮库代购以为补充,进一步将指标分解到地级市的中心储备库。由此再次开启了国有粮库与民营粮库剪不断、理还乱的暧昧时代。国有粮食企业的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重又暗通款曲,纠缠不清,新世纪以来以政企分开为主导的这场国有粮企改革因这层关系又被强力地往回拽了一大步。
如今,新上任的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总经理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的纠偏办法是把大量民营粮库清除出政策性粮食收储体系,希望斩断国有粮库与民营粮库的利益勾连。这一做法的初衷也许是好的,旨在快刀斩乱麻,整顿混乱不堪的粮食市场收购秩序,但是效果堪忧。
其一,这将继续强化主产区国储库的收储压力,迫使其随区域粮食产量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库容,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其二,对原本比较活跃,甚至经营效益更好、效率更高的民营粮食收储企业将产生强力的挤出效应。其三,即便可以用“不接触”的方式一时隔绝民企对国企的“腐蚀”(其实这个判断本身就很成问题),只要中储粮系统内控建设、治理结构、基于货位核算的离任审计等监管措施不到位,只要国家财政每年对于粮食收购、储备、保管的巨额投入依然延续,就仍将存在巨大的道德风险,最终可能会在中储粮直属库直接与农民接触的过程中培育出一种新型的共谋关系,即委托个别农民进行收购并共同分利,以欺骗国家,而在这种模式下,国储库的暗箱牟利空间只会更大。
以对市场价与国家托市价之间的价差所产生的利益分割为主轴,足可以展开一场激烈的博弈。2009年两会期间,农民代表顾双燕曾向温总理反映,尽管国家屡次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但真正惠及农民的部分实在微弱。
在粮食收购与流通环节的人为漏损,蛀食的是农民和城市消费者的利益,削弱的是国家惠农政策的声誉。越是粮食连年增产的时候,越要特别重视粮食流通的顺畅和有序,越是要加强政策性收购业务执行主体国有粮食企业,特别是中储粮这样具有垄断地位的特大国企的内部监管和考核,力求避免创造使其可借以与农民争利的新的政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