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药店买药回来自己治疗,已经成为不少现代人得病后的首选。的确,方便实惠的药店可以让很多人一解燃眉之急。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有些药店为了牟利,在一进一出中,用很多骗术让消费者昏了头,甚至最后还会落个花了冤枉钱又治不好病的结局。
近日,一位曾在多家药店工作过的员工沈女士给本报打来电话,向记者揭露了药店里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随后,记者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并请专家支招如何避免这些陷阱。
药厂进店必交入门费,哪有药品没提成:
但凡踏进药店的大门,不管你有没有买药的目标,多数时候,销售人员总会让你买早就盘算好推销给你的药。“药厂进药店,都是要交入门费,这是药企觉得最有效果的促销手段,自然不会放过。”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学会副会长郭云沛告诉记者,实际上所有药都是有提成的,分明暗两种。明面上的由企业统一交给店长,月底按店员卖药的多少,统一进行分配;更多的是暗箱操作的,药品销售人员直接交给销售人员。既然“多卖多得”,很多缺乏道德感的销售人员自然不会顾及消费者的利益,把提成更高的药品推销给顾客。“他们才不管这药到底对不对你的症,是不是更有效。”
专家支招:“羊毛出在羊身上”,对于推销人员的这层“盘剥”,药企是绝不会自掏腰包的,肯定会转嫁到顾客身上。所以最后的情况往往是,顾客多掏了好几倍的钱,最后也不见疗效,白白耽误病情。要想设法躲开药店的推销陷阱,首先,得病后尽量不要自我药疗,买什么药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哪怕到社区医院、卫生站问清楚状况再买也行。其次,买药时要有自己的主张,不能被销售人员牵着鼻子走。最后,对于推销给你的药,务必多问几个为什么,一定要多拿几种药多比较比较,同等价位下,首选大药厂的品牌药。
驻店药师形同虚设,售货人员多没专业背景:
虽然国家明文规定,正规药店必须配备1名驻店药师,但几乎没有一家药店能够做到。由于目前国家执业药师大量短缺,大多数人都是身兼数职,有些人甚至每周能在一个药店待上半天都很难得。因此,大多数时候,和消费者打交道的就是些普通的“售货员”。虽然他们穿着白大褂,嘴里偶尔也会冒出些专业术语,但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 “很多都是下岗工人或普通的退休职工,500块钱买一个上岗证就能站到柜台上卖药了。”沈女士告诉记者。
专家支招:业内诸位专家也默认了这一现况。“毕竟对于药店经营者来说,专业的人力资本是消耗不起的,况且专业人员也绝不会甘于就在药店站站柜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药店经理告诉记者。因此,消费者买药时更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这样的推销人员说出来的套话更不可信,告诉你的“有效没效”,“哪种更为安全”一般都是出于推销某种药物的目的。他对疾病的知识或许还没你清楚。因此,买药时,一定要仔细研究药品说明书,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以免不慎酿成大祸。
不知名的药利润最大,实惠药只放犄角旮旯:
同样类型的几种药品,推销人员往往会先向你推荐不知名的药,并会告诉你大药厂的药都把钱花在了广告上,而某某药直接走药店,反而实惠。大多时候,这种话总能打动一些消费者。但事实上,高价药比低价药毛利高,品牌药比非品牌药毛利高。“不知名的药利润空间最大,因为在研发、推销此类药物时,可以享用前人之果实,因此成本的大头都已经去掉了。” 医药营销专家、北京百思力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恒说。而且,在码放药品时也有讲究,越是放在显眼地方的药,提成越高、进价可能越低,相应利润也越高。那些物美价廉的药,恐怕就只能遭受冷遇,一般只能“享受”放在最底层的待遇,如果不仔细寻找,很可能与其擦肩而过。
专家支招:每年行业对药厂都会有信誉和药品质量的排行,消费者买药前可以先在网上查询一下,以便心中有数,尽量买品牌药。对于经常用的医生推荐的好药,去药店时一定要在柜台的角落、底层仔细寻找,千万不要随便一问就被销售人员的花言巧语欺骗。“而且也不用担心便宜没好货,像利消平、甲硝唑、黄连素等常用药,很多廉价药都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的,效果很好。况且单方的比复方的要便宜很多,片剂也会比胶囊便宜,但效果绝对不会差。”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说。
促销的基本都是临近过期药:和所有商家一样,药店经常会耍上些“打折”的花头。但其实,这些打折药品一定是药店急于出手的。“基本都是临近过期的药品。”郭云沛说,药品一旦只剩半年的保质期,医院就会将其退还给药厂,后者会在最短时间内把药转运到药店,再利用打折等促销手段尽快销完。吃了这样的药,纵然不会要命,但由于储存时间较长、运输途中有可能出现损坏,必然会影响药品质量,疗效也就大打折扣了。
专家支招:决不要受其诱惑,越是不好的药,打折肯定打得越厉害。要坚信“买的不会有卖的精”,贪小便宜最终倒霉的肯定是自己。此外,买药时一定要看清楚药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计生用品最乱最暴利:
在大多数药店中,计生用品都是经营者牟利的最大砝码,但同时也是最黑暗的地带。一方面,不按规定,将计生用品和非处方药混在一处,放在最显眼处吸引人们眼球;另一方面,从中衍生出的暴利也足以让人吃惊。进价往往比销售价格低了好几倍,几块钱的东西卖到几十,甚至上百也是常事。
专家支招:计生用品大多不多没什么高技术含量,只要是正规厂家的东西,几毛钱的和几十块钱的在质量上并不存在什么差别。拿受孕试纸来说,有卖8毛钱的,有卖十几元的,也有卖二十几元的,一样对结果都没影响,顶多也就是外形的区别。
中药房缺斤少两、以次充好已是常规现象:
众所周知,中药的配伍直接影响着药效,如果严格按照规定,抓三样以上的中药就必须由专业药师签字,但这在大多数中药房都不可能给自己找这样的“麻烦”。而且,千万别以为那些给你抓药的人都是熟读中医药经典的,他们和站柜台的销售人员一样,基本没接受过什么专业训练。配药时,份数够不够、分得匀不匀,根本没法保障;出于牟利的目的,缺斤少量、用桃仁代替杏仁、用浙贝代替川贝等以次充好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一问题在代煎药上体现得更为严重,看不到实际的操作过程,作弊更为容易,又如何能保证用药安全呢?
专家支招:首先,尽量在医院中药房买药。其次,练就一份的辨别真伪的本事,比如买前一定要先了解真货的重量、性状。最后,药店煎药时尽量盯着,能自己回家煎的就别让药店代煎了
能卖“处方药”多是因为可以去其他医疗机构“补方”:
为图方便,很多人依然会选择不拿处方就到药店买“处方药”。多数情况下,销售人员只会问一句“以前用过吗”,只要是肯定的答复,就会毫不犹豫地将处方药卖给你。千万不要以为药店真的可以随便卖处方药。这样的药店必然有能补购处方的下家,的确有些不负责任的个体诊所或是部分社区医院会把处方卖给药店,从中牟利。
专家支招:一方面,不凭处方买药应该坚决杜绝。之所以要凭处方买药,就是因为这些药品存在着更多的禁忌症,潜伏着更多的不安全因素。若是放任不当,就可能危及顾客的生命安全。而这种安全,一个根本不懂得医疗知识的药店销售人员根本无法监控。另一方面,即使凭处方买药,建议在药店设立“用药档案”, 将记录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被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种等具体情况以及购药记录详细地列出来,以保证安全。
坐堂医生的“专利产品”其实最黑:
自从国家放开“坐堂医生”的限制后,这又成为药店赚钱的又一途径。看病前挂号、看病后有针对性地卖药都成为了药店生财的筹码。更可怕的是,这些“坐堂医生”一味趋利,根本不管顾客的死活,向他们兜售所谓的“专利产品”,而这些产品多是“三无产品”,有着高额利润,一般两三折就可以进药店,再转卖给患者,就成了无望而不利的产品了。
专家支招:同一种病,不同的人治疗方法都不一样。“坐堂医生”在推荐这种药品时,通常不分症形,不分具体情况就会告诉你这药“用了比其他药都好”,这一定是骗人的伎俩,坚决不能相信。
“免费活动”不是药店组织,全是企业骗人幌子:
现在一踏进药店,在最显眼的地方都是“免费体检”、“免费测量”等活动的告示。其实,这些一般都不是药店自己的行为,而是企业借了药店的一块“宝地”,来为产品做宣传的。其最终目的都是牟取最大的利润向顾客推销产品。
专家支招:“世上没有不花钱的午餐”,千万不要被“免费”字眼迷惑了双眼,在这背后必然存在着骗人的陷阱,千万不要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