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品卡看似方便实则烦恼多:特色品总缺货
礼品卡看似方便实则烦恼多:特色品总缺货
2013-03-08 00:00  点击:3651
[摘要]人们为挑选节日礼物往往耗尽心思,而以礼品卡形式相赠则十分灵活。正因如此,礼品卡行情年年看涨。不过,这看似方便的消费,真正用起来也有不少烦恼。有些礼品卡网站货不对板,有些特色商品则频频缺货,有些则虚高标价超出物品实际价值的数倍。案例1明前绿
人们为挑选节日礼物往往耗尽心思,而以礼品卡形式相赠则十分灵活。正因如此,礼品卡行情年年看涨。不过,这看似方便的消费,真正用起来也有不少烦恼。有些礼品卡网站货不对板,有些特色商品则频频缺货,有些则虚高标价超出物品实际价值的数倍。

案例1 明前绿茶三月前领取

“三月前领取,能是当年的明前绿茶吗?”近日,一位读者向本报反映,他按照礼品卡网址上网一看,可以领取的商品里有自己喜欢的明前绿茶,当时就决定下单预订。不过再仔细一看却发现有点不对劲,这项商品标明的领取截止日期是3月1日,也就是说要在3月前领取。

“明前绿茶是指清明节前收获的新茶,最快也要3月底、4月初才能上市。3月前就没有当年的新茶,让我领取的是隔年陈茶啊,这还能叫明前茶吗?”这位读者表示。

“网购的东北大米变成了南方水稻。”另一位读者严先生也遭遇了礼品卡预订中商品被以次充好。严先生用一张粮油礼品卡从网站兑换了几袋“盘锦大米”。不过,从小在东北长大的严先生这次却没能吃到熟悉的味道,无论从香味上还是口感上,这米都绝对不是东北大米。

案例2 多包装几层身价大涨

不少礼品卡标着价值888元,价值666元等吉利数字,但是您仔细研究过,到底预订的东西,实际价值几何吗?

细心的刘女士今年春节预订礼品卡的商品后,回家后都仔细算了笔账。“预订干果礼盒最不值了,全部价格不到标价的三分之一。”刘女士告诉记者,从礼品卡购物网站预订了一个干果大礼包,面值298元。货送来时挺大的一个盒子,看着挺喜庆。里面包装层层叠叠,刘女士拆来拆去,结果只拆出来6个小罐子,装着白瓜子、杏仁、开心果、夏威夷果、香蕉片和什锦豆,平均每盒标注200克,还都装得不是太满。

刘女士去超市特地注意了一下这几样干果的价格,按照每样200克大致算了一下,都合下来也就不到100元,菜市场的炒货摊位上则更便宜一些。这个价格足足比礼品卡上礼盒的标价便宜了200元。而且礼盒里的夏威夷果居然都长绿毛了,根本不能吃了。

案例3 特色品总缺货

虽然礼品卡内商品种类很多,但实际上消费者能购买到的却不多。记者发现,许多礼品卡罗列的商品形同虚设,总是处于“缺货”状态。

市民金先生的一张礼品卡上有水果、床上用品和小家电等几大类商品,但只要预订就会发现,热门商品总是显示缺货。想订水果,销售人员会表示:“季节性缺货”,想预订其他商品,又被告知:“北京缺货,请您换一样。”

最可笑的是,不是端午节,但这家网站的粽子却全年供应,凭着礼品卡可以预订5盒粽子,一看就是去年节后滞销但没过保存期的产品。“真是鸡肋了,不预订浪费,预订就没有能用得上的东西。”金先生拿这张卡无可奈何。

点评 预付消费应该设门槛

“目前还缺乏预付费电子商务的法规。”中央财经大学法律教授詹昊告诉记者,礼品卡在中国特定的人情社会中有一定市场,其本质是一种信用消费。礼品卡之所以出现诸多消费怪象,原因之一是礼品卡多数是预付费,且购买者和使用者并非一人。此外,经营礼品卡的商家几乎没有准入门槛,也就没有信用担保。这种预付费消费是建立在合同制度上,是出售者对购买者的一种信用承诺。但目前国内电子商务礼品卡缺乏对合同的管理,比如礼品卡金额、消费期限、商品质量。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就算告上法庭也会颇费周折。比如礼品卡描述的“新鲜水果”,商家和消费者分别就会有不同理解。詹昊建议,随着礼品卡网站越来越多,国内应该尽快出台预付费礼品卡消费的法规。另外,应该控制礼品卡商家的准入门槛,并逐步建立电子商务信用评级体系。
开店网是一家专门为投资者提供开店信息和开店项目的一站式开店服务平台。为正在开店的人提供开店经验技巧,为准备开店的人提供优质的开店项目等信息。
推荐商品
最新商品
最热商品

首页

VIP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