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有一家专门经营玩具的商店。前不久,老板采购了两种造型设计和制作工艺相类似的玩具小猴。其中一种产自香港,另一种来自日本。在柜台上,它们的标价都是50元,但前来选购这两种玩具的人寥寥无几。
怎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呢?
老板沉思起来。最后,他眼前一亮,决定在价格上大做“文章”。他将香港制造的玩具小猴提价到每只70元,而日本产的玩具小猴仍然标原价。顾客发现这两种原本就相差无几的商品,价格的悬殊竟如此之大,于是认定买日本货更加划算。
结果,从日本进口的玩具小猴不到半个月便销售一空。紧接着,老板又在放了香港制造的玩具小猴的柜台上摆上一块引人注目的牌子,上面写道:“原价70元,现价50元。”进店买东西的人觉得买“削价”商品划得来,一些本来不太想买的顾客也经不住诱惑,纷纷踊跃选购。仅一周时间,香港制造的玩具小猴也一只都没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