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前两天我在走访时,听到刚开店不久的王老板抱怨:他旁边店的老板做生意太不讲规则了,除了卷烟按照明码标价销售外,其余商品都卖得比他店里便宜许多,抢走了他不少顾客。现在,他们两家都把对方当成了冤家,互不理睬。
那么,同行之间非要成为冤家吗?经营中,我们究竟该如何与同行相处?下面就请各位嘉宾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在座的几位老板都开店多年,有丰富的开店经历,我想请教大家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平时的经营中,有没有感受到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
吕雅琴:竞争压力肯定有。我的店位于中国矿业大学校内,主要经营文化用品,兼营烟酒副食等。但我的商店所在的这条路上,还有两家和我经营同样商品的店。你想呀,学校里的消费群体是固定的,校外的消费者一般也不会到校园里来买东西。所以说,多一家店,就会分流一部分消费者,利润就会减少许多。
周洪英:我的店在11路公交车车站旁,平时顾客主要是过往的行人和上下车的乘客。我的店右边还有一家烟酒店,我注意到,不少顾客都是先在我店里问价,然后再到右边那家店里看看。在经过比较之后,顾客发现东西和价钱都一样,也就不愿意再返回到我店里买了。所以说,如果我的店附近没有其他商店,我的生意肯定要好很多。
郑海莲:我的店开在农村。和城里不同的是,农村很多店都是开在自己家里,没有房租,开店成本很低,所以,除了卷烟以外,其他商品,只要有利润他们就卖出去。因此,同行之间竞争得非常激烈。
武子超:我的店开在一个大型居民小区内。小区里的商店可不少,平均六七十米就有一家店。大家都是卖一样的烟酒副食,竞争自然很激烈。我的店之所以能在竞争中站住脚,主要是因为我起步较早,积累了一定的信誉,有了比较稳定的顾客群。如果说现在才开始在这里开店,我还真不敢保证一定能开好。
主持人:同行之间的竞争的确非常激烈,那么你们是不是也像王老板和他相邻店铺的老板那样,把对方当成冤家呢?
郑海莲:其实,谁都不愿意和别人结怨。但是没有办法,有时候同行之间互不信任、互相猜疑,很难成为朋友。
吕雅琴:刚开店那阵子我也把同行当成了冤家,但不久我就否定了那种想法。虽说校园内的购买力有限,但也不是哪一家店就能满足得了的,任何一家店都不可能独霸市场。如果没有店与店之间的竞争,学生们在买东西时就不能货比三家,他们肯定会选择到校外去买东西。从这方面来说,竞争对我们经营也有有利的一面。
周洪英:开店做生意,同行之间有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大家做生意都不容易,没有必要产生利益冲突。相反,同行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支持。
武子超:我认为,同行之间不应该是冤家,而应该是朋友。在我的店所处的这一带,有三四个同行和我关系比较好。打了多年的交道,我们彼此非常信任,有难处时都是大家一起解决。
吴立豪:与同行结怨,肯定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我觉得吕老板的认识比较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会存在竞争。即便你有能力通过竞争手段把其他对手挤跑,也很难保证不会有其他竞争对手进来。到时候谁能竞争过谁,还是个未知数。
周老板的处世态度让人敬佩,希望同行都能像她那样,和同行成为朋友,而不要做互相拆台的冤家对头。
主持人:刚才吴经理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比较科学的解释,就是我们应该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同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共赢。那么,如何变冤家为朋友,大家肯定有不少好的做法。
吕雅琴:都是邻居,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不能因为是同行、是竞争对手,见面就跟仇人似的。我的邻铺刚开业时,我就主动笑着跟他们打招呼,后来慢慢熟了之后,我们就在一起打打牌什么的,增进感情。现在我们更亲密了,很多时候都是一起进货,一起送货,这倒也节省了不少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