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就是去洗头吗?结果洗头小姐讲了一路的保养知识,就是为了推销他们新进的头发课程,把我烦得脑子嗡嗡让她们闭嘴吧,也知道这是老板让他们推广的,觉得支持下吧,所以下次我也懒得去了。”
“我原来一直就在那家店里做美容的,做美容就是休息,可是每次做美容,美容小姐就说你这里不行,那里松弛,让你其他课程。有的时候也就答应了,可是时间长了你就觉得很,觉得这种辅导太过了,超过我们客户的需要。商家不能因为要扩大销售额,就把我们当肥猪肉啊。所以之后我就铁了心,怎么说也不开了,弄得大家都挺尴尬。慢慢我做完了这个卡,也打算换个美容院。”
“最讨厌的就是房地产中介了,和你们做过一次交易,就永远拥有了打搅你的权力。没事一个电话,问你还有没有需要。老大,我要需要会给你电话的,我在开会啊……也不知道物业管理处怎么会把业主的手机号码透露给中介的,这下可好,我一天能接到十几个中介电话,差点就骂人了。最后只能置黑名单,打一次电话就扔进黑名单。”
“保险公司也是这个德行,我是每年5月份车险到期,每年4月份都能收到无数的保险经纪的电话。特别生气的是,我已经和平安续了保险,居然还有平安保险的人给我电话。我问他,你打电话之前就不知道查一查?”
“过犹不及”,这样的尴尬场面差不多每个消费者都遇到过。其实这种营销模式收效甚微,甚至会让原来的客户也溜之大吉。
可以对熟悉的客户进行业务深耕,但是要注意方式和强度,不能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客户到你的店铺进行消费,那是花了钱为了让自己舒适,硬推会造成客户的硬伤,以后再也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