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家超市,同一种商品,结果原价、促销价以及最后的实际成交价都不一样。近日,福州林女士在金山一家超市购物时,就遭遇这样的“怪事”。她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该超市遭遇“促销商品未按促销价结算”的事儿了。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年底消费高峰期,老是“算错账”的超市不止这一家,本报968111热线近日就频接到此类投诉。对此,省消委会提醒,年底市民在采购年货时,一定得留神,遇到欺诈应及时投诉。
价格系统老“滞后”
林女士说,她经常在福州金山大景城附近的这家超市购物,但好几次买的促销商品,结账时都比标价高。林女士说,比如去年11月13日晚,她在该超市买光阳清洁鸡蛋,货架上的原价标签是11.5元,促销价为10.9元,结果回家核对时,她发现这盒鸡蛋被收去11.3元。第二天,她再次来到这家超市,发现超市这种鸡蛋仍是按照11.3元计算,并未执行促销价。此外,去年国庆,她在该超市买的酸奶,促销价4元多,结算时按5元多算。“虽然才被多收了4毛钱,但市民若不注意,就吃亏了。”林女士说。
对此,该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出现该问题只是“个例”,主要是超市变价流程的问题,如商品在促销变价过程中,收银系统价格还没更改过来,而顾客恰在此时购买了该商品。该负责人称,接到投诉后,超市已经给予林女士6盒同类商品的赔偿。
“算错账”非个例
出现类似“算错账”问题的超市不止一家。福州的饶同学近日向本报反映,在福州金山一家大型超市购物,使用华夏银行卡刷卡时,连续刷了2次,但超市POS系统并未出单,最后他用现金支付购物款。然而在银行查账时,他发现那2笔交易都成功了,共被扣了46元。
福州吴女士也向本报反映,在五四路一家超市购物,刷超市购物卡结算,可同样一笔交易收银员刷了2次,被多刷了90多元。吴女士说,经过交涉,工作人员才将多刷的费用重新存入了购物卡。
对此,省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年底消费高峰期,市民在购物时,要看清楚小票上的价格是否与促销价相同;同时,在刷购物卡或者银行卡消费时,也应注意核对消费信息。若发现商家存在欺诈行为,可向消委会或拨打12315投诉,并向卖场要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