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喜茶在网上爆红。喜茶在上海的门店出现了长长的排队现象,同时,也有人质疑喜茶是雇佣300个托排队,故意制造虚假人气。
紧接着,喜茶又宣布将会在朝阳大悦城和三里屯太古里连开两家店,正式宣布进入北京。一时之间,喜茶在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实际上,喜茶2012年已存在,但之前几年时间一直很低调,并未受到大多关注度。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日前在北京参加IDG活动时在现场接受了雷帝网的采访,讲述了背后创业故事。
聂云宸说,之所以前几年很低调,有几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喜茶商标没有注册下来,一直在反反复复的审核,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模仿者一直在所难免。
喜茶最开始是在珠三角布局,除了广州和深圳外,所有的城市都开完,而且在每个城市都验证后,才进入到广州和深圳,再之后才是进军上海、北京。
“现在之所以红了,并不是喜茶在生意上有什么很大的变化,而是我们进到了上海,上海是全国人最关注的窗口,所以,大家都把焦点放过来了。”
聂云宸指出,上海之前,在广州、深圳、中山,都有排过很长的队,但没有传得那么开。
“我们的门店始终需要一家一家地去开,但是,不可能妥协,不可能为了快速,我今年就乱开。所以,以前我们都是尽量越低调越好,而且没有进一线城市。”
在喜茶爆红之后,聂云宸说,其实自己倒不喜欢这样的局面,这好像打仗一样,炸弹一直在丢,但你地面部队不跟过去,那你就白炸了。
为何涉足上海北京
广州有喝茶的文化,上海却是咖啡文化,但喜茶进入上海市场后,还是受到上海的欢迎。
聂云宸说,喜茶进入后,效果很好,虽然排队排得很长,但喜茶还在解决,事实上大众点评关于喜茶口味的评价很高,不满的体现更多是对排队这个事情的抱怨上。
这种排队现象更多的像麦当劳90年代、80年代刚进中国,有时候需要排6、7个小时,在今天麦当劳却是很日常的店面。
“你的店比较少,品牌又比较大时,会排队,这有一个过程,我们一直在扩店,上海现在是3家,下个月2家,到年底10家,明年还会继续开,就可以实现一个分流。”
聂云宸透露,最初喜茶在深圳的店面也排队很长,但现在开到14家店,初步实现了分流。
喜茶涉足北京市场,则是很多在北京工作的人在上海体验了喜茶文化后,就询问喜茶什么时候能开到北京。喜茶也有了信心,因为在北京工作的人已有一小部分人喝过。
喜茶的市场策略是希望完成模式调整后,先把中国最好消费区域,包括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牢牢做扎实,加密,让它变成日常的店面,这才要进北京。北京无疑也是一个很好的城市。
按照计划,喜茶到年底会在北京开到5家店,排队的问题还需要时间去解决。聂云宸说,就算是再多人排队,喜茶也不可能妥协打折扣它的制作流程,另外,选址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从用户构成来说,喜茶希望切入的最核心的客户是在20到30岁的年轻白领,尤其是20到25岁的年轻白领,这批人的消费习惯正在快速形成。
聂云宸透露,喜茶会基于门店做一些供应链的深造和深耕,也可能会建培训学校,实现一个批量化人员的培训。长期来说,喜茶喜欢实现一个茶饮的年轻化,甚至是国际化。
因为茶是中国人定义的东西,茶不像咖啡,茶是有可能从中国走出去的,中国有文化主导权。
找到刚上路的感觉
IDG是在2015年底找到的喜茶,并联手知名投资人何伯权共同投资。
那个时候,喜茶刚刚经过珠三角的所有城市验证,开进广州市场,开始还是一点点人,后来就越来越多人排队,喜茶也很有信心。
IDG华南布局的点就在广州,经朋友介绍,IDG到喜茶旧店考察,不久就确定了投资的事情。
聂云宸说,喜茶选择IDG和IDG选择喜茶一样,都是着眼于长远,IDG没有跟喜茶提过任何年度甚至几年度计划,董事会就开过一次,大家希望把这个事情做得比较长远。
喜茶创办5年时间,聂云宸年纪却不大,他是91年的,如今一下子爆红,也让他备受关注。
“理性来说,爆红还是有些好处的,但是感性来说,这样说显得有点矫情,但有时候看到一些负面评价心里不舒服,因为对我们来说这个事情不是一门生意。”
聂云宸表示,喜茶就像自己的一个作品,对喜茶的攻击就像对其本人的攻击一样,相信喜茶的核心团队成员也是有同样的感受,所以,看到不好的评价心理还是很不舒服的。
“我看到大部分热搜版之类的都是来自于我们根本没开店的区域,你说它坏的影响,倒也不至于。包括前段时间喜茶有很多负面新闻,但是我们营业额一直在稳步增长,并没有影响。”
相对来说,聂云宸已经是一个很成功的90后。当雷帝网问聂云宸如何看待现在的成功时,他说,“称不上成功。我们想做的事情很长远,它只是做了一小段。”
“早期创业最大艰难来自焦虑,焦虑可能来自于想走很远的路,但你发现只走了一两步。”
这种焦虑的感觉有时很糟糕,往往体现在一天里,某个小时感觉状态很好,下一个小时感觉很焦虑,感觉完蛋了,很糟糕。
谈及如今,聂云宸说,现在还好一些,感觉自己上了轨道,也是刚刚开始,是刚上路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