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就少儿书法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少儿书法教学必须根据少儿生理、心理特征确定教学内容,遵循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先易后难的方法和步骤,掌握正确的临摹书法的方法,克服学书过程中出现的“高原现象”,“博览群书”是少儿书法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
《新编少儿书法教程纲要》按照教学总体目标、少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习书内容和要求,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提高学书效率。
少儿学书,为什么进展有快慢?水平有高低?为什么有的学生在较短时间里学会了三、四种书体,有的学生一种还写不好?我在吸收他人教学方法及自已二十余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高效独特的教学方法,我把它称为“成功教学法”。它能使无任何基础的少儿(年龄最小的四、五岁),通过短时间的学习(一年会写一种书体,二年会写三、四种书体),取得比较显著的学习效果。
“成功教学法”的基本思路:把握书法教学的程序和规则,形成科学、简捷的实践方法,经过分步骤实施,以最节省时间的投入,求取最理想的学习效果,避免走弯路、苦路、重复路,从而取得书法学习的成功。
以下是我在书法教学实践中探索“成功教学法”的心得和体会,也是我的书法教学观。
一、根据少儿生理、心理特征确定教学内容,是少儿书法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必须认真考虑如下因素:年龄小又是初学书法的少儿,由于视觉和运动觉不能良好协调,小肌肉群的神经机能还不成熟,书写时肌肉紧张,多余的动作多,动作的精确性差,要掌握笔法丰富,法度森严,结构严谨的字体、书体相当困难。同时,由于少儿具有天真烂漫、率性自然的天性,选择与其天性相吻合的字体、书体作为教学内容,是少儿书法教学成功的第一步。我在教学中选择了这样一些字体、书体作为教学内容,它们是大篆中的金文、石鼓文,汉隶中的《张迁碑》,隶——楷过渡时期的《爨宝子》,颜楷中的《麻姑山仙坛记》等,它们具有古厚朴茂、方整雄俊、稚拙的书风。少儿很容易掌握,学习效果较好。
二、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先易后难,是少儿书法教学成功的正确步骤和方法。
学习书法同其它学科一样,必须按程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不允许马虎从事。书法有五种书体,哪一种最适合于少儿初学呢?行书、草书不适合少儿初学,这一点是大家没有异议的。在书法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是把楷书作为少儿学书入门的书体。“一个真正的书法教师应该明确,最成功的教学手段往往应该体现出实践至上的原则”(陈振濂)。根据我二十余年的教学实践和反复实验发现:在篆、隶、楷三体中,学习效果以学习隶书的人进展最快,学篆次之,学楷者最慢。道理很简单,隶书笔法简易、易于掌握。在学隶书的学生中, 让其各自习不同的帖,结果发现,以写《张迁碑》者进展最快,最易得法。从隶书入手,只要有较好的天分,一般第一堂课就可写出个模样来。因此,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隶书是少儿学书入门的最佳书体,从隶书入手具有其他书体无法比拟的意义:1.可以大大加快初学者的学习进程。在今天高节奏、高效率的社会里,学习书法选择隶书为初学者赢得了宝贵时间。2.可以大大激发初学者的学习热情。如从楷书入手,由于难度大,进展慢,很容易挫伤其自信心和积极性,而从隶入,由于易掌握,见效快,学生兴趣倍增。3.可以大大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从隶书入手,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用笔用墨的技能技巧。有了这个基础,再去学其他书体,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笔者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通过一段隶书的学习之后,再去学其他书体,教师只要稍加“点拔”就可以了。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了如下的教学步骤:
先习隶书《张迁碑》,然后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或上溯三代籀篆(金文、石鼓文),下探隶楷(二爨)、章草,再习唐楷(麻姑山仙坛记)、行书《祭侄稿》,草书《十七帖》、《书谱》等等。用简图表示如下:
三、从临摹入手是少儿书法教学成功的必由之路。
“临”与“摹”,这是学习书法的两个基本过程,也是练习书法最重要的环节,更是严密地打好书法基本功的必由之路,不管任何人学习书法都要认真从这儿做起,少儿尤其如此。
学书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摹帖极易而临帖极难。特别是初学书法的少儿摹出的字挺好,但一离开帖,就立刻“原形毕露”,再怎样临都不象。
为了跨越横亘于极易与极难之间的鸿沟,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几种方法。
1、半摹半临法:此方法又叫“单钩法”或“中线临摹法”,即用单线钩出字的中心线,得到字的架子,书写时要对照帖上的字(粗细、长短)进行满摹。
2、摹点法 :先不摹字,而是用笔将一字的笔画起、止及折笔处点上点,根据这些点规定的笔画位置“临”出此字,特别要教会学生自己找出这些点。随着书写准确度的提高,还可以逐渐减少摹点的数目。如“方”字,开始摹可以点八个点,以后则减少到五个,再后可减少到二个,这样就可较快地掌握字的结构了。
3、局部摹法:不是将整个字都摹下来,而是摹一个字的局部,其余部分则用临的方法写完。这种方法可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运用,或摹多临少,或摹少临多。
4、摹——半摹半临——临交替法:即摹一字(行),单钩满摹一字(行),临一字(行),要求三字(行)内容相同,如此交替进行下去。这种摹与临互补式的方法,正是为了克服传统的先摹后临、摹与临分家的弊病而设计的。
少儿初学书法结体,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该长的笔画写短、短的笔画写长,笔画之间的距离时大时小,所谓“布白不均匀”。汉字表面形式看是方块状,但是包围它的是一个无形的圆。采用圆形田米格,有利于控制字的外形,可有效的克服这些“毛病”。
5、圆形田米格习字法:即把要临写的范字放于圆形米字格中,进行对临。用于楷书临习效果更好。临写时注意把握好“三个位置关系”:笔画与圆圈的位置关系、笔画与“米字线” 的位置关系,笔画与笔画间的位置关系。特别要注意第一笔的起笔位置。
上述几种临摹方法,表面看来似乎费事,实则事半功倍,其好处在于打破了临与摹的界限,是初学者跨越易与难之间鸿沟的桥梁,易于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结构,有利于初学者较快见到成效,提高学书积极性。
四、正确认识和克服学书过程中的“高原现象”,是少儿书法教学成功的关键。
少儿学习书法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书写水平也是在迂回中进步的,所谓“螺旋式上升”。刚开始学书的少儿从一无所知到初步掌握执笔的方法和运笔的技巧,学书的热情是浓郁的,书写水平也一直是上升的,且上升得很快。随着少儿(包括家长)认识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少儿书写能力的发展又远远落后于认识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长时间的临习,会使学生出现烦躁情绪和逆反心理。这个时期有些学生会觉得自己的字不但没有进步,反而不如以前了。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之为书法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眼高手低”。
“眼高手低”在艺术上并不具有任何贬意。艺术学习的规律就这样,先是眼高——它代表认识水平,其次才可能有手高——它代表实际创作水平,眼高手低的规律即认识先于技巧,思想先于动手,这是每个人必须遵循的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
在“高原现象”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失去学书的兴趣,家长也认为自己的小孩不是学书的“料”,而不再继续学下去,“半途而废”。针对这种现象,一方面要鼓励他们:这种感觉是认识上的进步,不是书写能力的倒退,并经常给他们介绍一些古今书法家的故事,带领他们参观书法展览,欣赏一些名家名作,坚定他们的学书信心,使他们度过一个又-个的困难时期,攻克学书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高原”。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及时加入一门新的书体,也是度过“高原现象”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博览群书”是少儿书法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
“博览群书”本是指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少儿书法教学中的“博览群书”是指让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多读多临习一些书体和字体。一般认为学习书法要专攻一帖,要把一帖临到精熟为止。根据我二十多年的少儿书法教学的经验,年龄小的儿童要把一本字体临到精熟,至少需要二到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让一个学生长时间(二到三年)的临习一本字帖,不但学习兴趣会降低,甚至会没有了学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书法怎么学得好啦。少儿对一件事物兴趣的持久力是短暂的,学习书法需要一段时间的持续努力,一般来讲时间是漫长的,学习者必须要有足够的动力源,否则容易半途而废。如果能将兴趣与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促进学习者的信心增强,还能促进学习效果提高,更能激励学习者持续学习,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因此,浓厚的兴趣是产生巨大的、持久不懈动力的主要源泉。只有兴趣提高了,才会克服学习中的单调和枯燥情绪,从而产生动力。
我的做法是: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适时的加入一种新的字体或书体。学习者将一本字帖临习有一段时间(一年左右),已将其临习到有七八分“精熟”了,同时对该本字帖的兴趣也已快消耗殆尽,这时给其换一本新的字帖。少儿都是好奇的,对新的东西有一种想了解、想掌握的欲望,这又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学习知识可以采取“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方法,书法学习当然也不例外。书法很多书体、字体之间有联系和传承,学习一种字体对学习另一种字体会有帮助。在初学阶段宜选风格相近的法帖,以《张迁碑》为例,可以选择风格相近的《好大王碑》、《爨宝子碑》等。另外,还可选择同一书家不同的字帖进行临习,以颜体为例,先临习《麻姑山仙坛记》以后,接着临习《勤礼碑》,再临习《自书告身》等。
此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每一次的补充因有明确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2.换帖不可太杂、太乱。3.不可操之过急,要一步一个脚印,注重实效。通过“博览群书”的方法,学习者学书的动力源持续的发挥着作用,从而使学习者走向成功的彼岸。
尽快突破临写难关,缩短学书过程,提高学书效率,是书法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要做到这一点,新方法的采用是不可避免的。“条条道路通罗马”,要取得书法学习的成功,方法很多。上述方法,正是笔者从事少儿书法教学中的一些心得,如果大家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将使笔者感到极大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