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已在依依不舍中远去,我们转眼迎来了努力挣money的每一天。我们之前建的办学互助群(即伐木累菁英群)这几天的活跃度再次高涨如昔。
尽管校长们来自天南海北,讨论的热点话题却空前一致----招聘。
说起来,招聘是个大工程,涉及到文案撰写、传播渠道、挑人留人等方方面面。
但在办学互助群里我发现,大家讨论更多的是招聘渠道的选择,而忽略了其他。
看到此情此景,Ruby有点儿坐不住了,想跟各位唠唠招聘的那些事儿,可能是你不知道的,也可能是知道但没做好的。
❑ 文案撰写年轻化
90后里最年轻的一波,在狗年也已年满18、长大成人,90后渐渐成为社会砥柱。如果我们的招聘文案还一如既往“老气横秋”,恐怕很难俘获他们的心。
怎么才是年轻化?看例子便知。
这则招聘文案涵盖了福利待遇以及应聘要求等关键信息,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更顺应年轻人的体验倾向,机构吸引力绝对加分。
与上则相比,本则文案读起来更有节奏感,虽然排版简单,但也很容易脱颖而出。
❑ 及时拓宽传播渠道
现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把精心设计的文案传播出去,才是关键所在。
当然,“办学互助群”中提到的招聘平台的选择和运用不能舍弃,但不免会让我们陷入被动。因此,我们应该主动出击。可是,怎么才是主动出击呢?
如果说在招聘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是被动等待应聘者上门的话,那么,利用好身边的亲戚、朋友、朋友圈等渠道就是主动出击。
举个例子,李彦宏创办百度初期缺人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妻子和校友的介绍。
因此,说服或者有偿请朋友帮忙介绍或者传播招聘文案,会比招聘平台更高效。
❑ 给应聘者留下的理由
那么多机构,人家为什么要选择你的?你得给他留下来的理由。
举个例子,虽然我们没有大机构的底薪高,但是满一年享受每年4次的课时费上调机会等,会让应聘者感受你的诚意;
也许我们没隔壁机构的学生多,但是人性化的管理和外出学习机会,会让对方看到提升自己的希望。
诸如此类的小技巧还有很多,就看你肯不肯花心思。
❑ 不重视=错失人才
对人才保持足够的重视是招到优秀人才的基础,更何况我们还处在中小机构阶段。
想想我们招聘面试,在一定程度上,何尝不是人才“面试”我们呢?如若不重视,只会把人才越推越远。
因此,作为校长,我们需要亲自去招聘,亲自和应聘者聊。你对教育的看法、创业经历、未来的规划等等都是不错的谈资,可以在其面前塑造专业形象不说,也可以拉近距离。
但是,奉劝一句,创业史中的艰苦奋斗部分不用讲太多,以免给对方机构还不稳定的错觉。
❑ 个人成长,不等于“没钱只成长”
个人成长机会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很强吸引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薪资就不重要了。
因此,一定不要说“有竞争力的薪金”,诸如此类的薪资介绍方式只会让应聘者感到不靠谱。
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在薪资待遇设计上,底薪一定不能低于当地市场的平均水平,如果能高于同行就再好不过了;
而且,一定要保留一定的缓冲区间,比如,月薪5k—7k、年薪8万—10万,既可以给出议价空间,也可使求职者明确相应岗位的价值和对其的吸引力。
❑ 合适的性格同样重要
河南的张校长跟我讲,他去年招了一个比较内向、不善于沟通的女生做老师。当时他认为内向、沟通这些问题可以用培训或者经验的积累来弥补。谁成想,一年过去了,这位老师非但没有改善,而且还影响到了家校沟通、机构口碑。
授课能力、教学经验,甚至家校沟通技巧等方面,都可以通过培训获得和提高,但是先天性格方面则不然。
因此,招聘前预设好我们所招岗位必须的性格特点,面试时着重考察性格是否合适,防止招错人的尴尬发生。
我们已经招聘过不止一次两次了,该了解的“套路”都已了解。
我相信,在此基础上再把以上6细节做好,合适的老师也就离你不远了。
预售倒计时
校长网出品的《春华·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发展报告2017-2018(K12卷)》(本书耗时6个月,凝聚了十余位校长网人的心血,南至台湾,北至牡丹江,笔者的脚步走遍全国),将于3月7日(周三)开启最后一轮预售,限量1500册,献礼教培行业所有女性,同时也同你约定一个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