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团队,成就了远英教育。
临近年末,福建福州远英教育校长张河远正在筹划一场压轴大戏——远英教育2017年度总结暨2018年改革发展探讨会。
年终总结会议,很多机构都会开,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但是张河远不想做一个开起来让员工昏昏欲睡的会议。
在他的会议中,他要讨论很多教培圈2017年最热门的话题,这些话题很多校长都在关心但可能也都不太清楚。
张河远在朋友圈中发布了会议海报,还写道,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教培市场,面对资本投融资、素质教育、国际教育、云学习、新技术、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双师课堂、民促法、盈利性学校等等2017年的新变化,远英教育将如何抉择?
❒
大蛋糕和小蛋糕,怎么选?
远英教育发展至今才短短几年,已经初具规模。
而追溯远英教育的发展,则来自于张河远大三暑假开始做的作业辅导班。
经过一年招生、辅导的历练,张河远大学毕业后,做出了从事教培自主创业的选择,在福州市下属的县级市福清市正式打起远英教育这面旗帜,主要做K12文化课辅导,并且在短短三四年的时间里,将营业额做到1000多万。
张河远如何做到那么迅速的增长?
在他看来,可能没有什么秘密,做教培其实就是和人打交道:
“教培是一个和人打交道的行业,而人的差异性太大,面对家长、学生、老师,基本都是有知识的群体,这就对我们要求很高,逼着我们不停去摸索和探索。”张河远说。
张河远说,做培训行业,要想有所成就,并不是要比别人聪明,而是要更加用心。不断坚持,为自己的目标奋斗,而且不辜负每一个人。
怎么做到不辜负每一个人?
张河远做的就是打造好团队,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团队有归属感,有向心力,在团队中能够成长,能够有收获。
很多人,不论是否从事教培业,往往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停滞不前。
张河远更希望自己能够突破这个阻碍,他更希望的是做大蛋糕为团队更多人分享,而非守着一份小蛋糕。
他说,哪怕同样份量,他宁愿要一个大蛋糕的十分之一,也不愿要一个小蛋糕的十分之九。他要让更多的人在远英教育分享到蛋糕。
而这,也许是远英教育发展如此迅速地根本原因。
“我还有我的团队都很年轻,大都是90后,我不断地逼迫我自己和我的团队,一定要跳出来考虑问题。我们年轻人最大的特点和亮点就是在变,在变化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张河远给远英教育的定位,并不是一个自己做校长的教培机构,而是一个大家共同成长、共同分享蛋糕的平台。
张河远不仅重视团队打造和企业文化,而且很早就采用合伙人制度,使用了股权激励的办法。
“股权激励并不是盲目地把股份分掉,我们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开。现在100多位教师,有20多位都是股东。”
对于教师,张河远舍得分享股权。而在核心骨干上,张河远也组建了一共六人的创始人团队。
“我们有六位创始人,郑启建,邓柳英,刘添华,管亮明,饶健亭,还有我。”
当这份蛋糕做大的时候,物质上的收获只是结果,更大的收获是团队的成长、自己的成长。张河远想要的也正是这样的蛋糕。
❒
成就来自天时地利人和,也需要勇气
在张河远看来,他的创始人团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毕业之前他已经开始创业,福清也是大机构还没有涉足的城市,机会尚存,这就是天时。六位创始人都是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的同学、校友,这是地利。
而且几个人在师大里也是相对比较优秀的学生,张河远女朋友是校广播台骨干,还有一位创始人是学生会主席。
“我们的创始团队,要么是专业学习上的佼佼者,要么是班级、学生会干部中管理方面比较优秀的人。而且优秀只是前提,性格上大家也要能互补,这就是人和。”
张河远校长更愿意去说他团队成员的优秀,他觉得,是团队成员的优秀成就了远英教育,他作为校长的幸运就是组建了一个好团队。
天时地利人和,只是前提因素。有了这些,还要怎么做呢?
“我们做了一年,一直是小作坊的方式。毕业之后,我们就要作出一个抉择,那就是要做正规的商业店铺的方式,要做品牌。
其实单纯利润来说,小作坊的利润率更高,虽然营业额不高,但是成本很低。
但毕业之后,为了走向正规化,留住老师,也为了营业额再突破一点,我们投了三十几万做了第一家门面。”
那时候远英教育的营业额只有百十万,要拿出三十多万,他们几位创始人也是纠结了很久。
“我们那时候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说找家长融资,找亲戚朋友,通过融资来入股之类,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咬紧牙关,拍板决定必须我们自己来做。
门面每个月房租一万六七千,还不算装修,而原来小作坊形式时期,房租只要一两千、两三千。到底能不能赢利、会不会亏损,我们真不知道。”
就这样,在张河远毕业第一年的暑期,他们开了第一个店面。结果证明从小作坊的形式转向店面是正确的:一个暑假这个店面就做到二三十万的营业额,装修的花费基本就能回收过来的。张河远也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做了。
“后面,我用了一年的时间,把所有的小校区整合成大校区。福清地区最高峰的时候有12个小校区,我们最后整合成五六个大校区,全都是装修完善的店面。
做了店面之后,营业额反而翻了好几倍。我们还修正了曾经走过的弯路,就是做托管。”
在张河远看来,机构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做托管占用了老师们太多的精力,所以他在整合校区的同时,果断放弃托管校区,把托管业务转让给了别人。
❒
走出福清,需要团队的核心具有裂变能力
2016年年底,张河远和创始人团队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走出福清。张河远动作迅速,在远英教育走出福清来到莆田取得成功之后,他就迅速在四座城市进行扩散,很快就启动了泉州、龙岩等地的分校业务。
“而且我们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我们现在没有去福州、厦门,而是去龙岩、莆田,就是这样的打法,先做三四线城市。等我们有一定基础之后再去大城市。”
张河远会派一到两个人的核心成员去开分校。
他说,这些骨干必须具有裂变能力,要能够由一两个人迅速变成十几二十个人的团队,带领大家开拓陌生的市场。
龙岩和莆田目前是两位创始人在做,待后期裂变复制好一个团队之后,创始人会回归总部,再重新委派校长。
“因为我们六个人分工比较明确,谁负责教学,谁负责行政,谁负责市场等等。现在规模做大了之后,就开始一个人分管好几个部门,又有新的组织架构产生了。发展太快,所以我们的架构也在不断的调整、变化。”
而不仅能够适应变化,也能够主动变化,这就是张河远所说的90后的改变势能。
在2017年远英教育五周年校庆的时候,为了适应公司的发展变化,张河远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教学研究院。
在张河远看来,教学是公司的核心命脉。教学研究院成立才短短几个月,但确实在师训培训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因为我们是跨区域管控,所以总部的大脑一定要强大,不然的话就会出现问题。教学研究院会给各地区各校区提供师训,提供测试题,提供教案。
后期还要研发春季、秋季、暑假、寒假不同时期的课程,我觉得是我们做教学研究院是一个正确的决策。”
当然,成立教学研究院也是一个增加成本的决定。有十几位老师不能产生直接效益,而是要投入很大精力做研发。对于张河远来说,这也是一个需要勇气的决定。
❒
2018:从成立教学研究院到“131”战略
成立教学研究院是张河远在2017年制定的一个重要战略,而从2018年起的未来三年,张河远心里还有一个更大的战略。
张河远把这个战略称作“131”战略——从2018年开始的未来三年,第一个“1”就是要扩展到十个城市,第二个“3”就是要新增三十个校区,最后一个“1”就是要实现一个亿的营业额。
“131”战略确实很宏大,实现起来有不少难度,张河远也坦承现在公司做的还不够好。
“机构应该发展为团队驱使,就是你的团队要很强,你的教学系统、流程要标准化,这样才能支撑你跨区域发展。
我们现在标准化做的还不够好,要想跨区域发展好就要打造团队的标准化能力。我们现在的能力是不够的。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重点去探讨所有流程的系统化、标准化、体系化。”
“131”战略需要团队每一个人的参与。怎么才能让大家劲往一处使呢?
“这特别需要思想管理,因为你做任何事情,都得思想统一。要统一思想就要通过一系列的东西来营造氛围,比如说各种会议,誓师大会、宣讲会、督促会。
营造氛围需要你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分清轻重缓急和主次,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我们开会,只会摆出我们公司目前最主要的矛盾和最突出的问题,然后集中火力把问题突破掉。所以营造氛围就是要让大家知道矛头应该指向哪里,让大家有一个方向。”
在2017年的最后一天,张河远正在开远英教育2017年的年终大会。远英教育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张河远肯定也会讨论到。
2017年,远英教育发生了哪些改变,2018年,远英教育又有着怎样的目标?而远英的每一个人,在追求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又会收获什么?
每一位远英教育人,想必在这场大会上都会总结自己2017年的收获与成长,而对于2018年,每个人想必也会有自己的期待。
而亲爱的校长老师们,2017这一年,你过得如何?机构有着怎样的成长?2018年就要来了,让我们也总结一下自己的2017,展望一下自己的2018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