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饺子的朋友可能早已发现这么两个现象:一、凡是敢以×××水饺城或×××饺子馆之类格式命名的餐饮场所,其水饺一般不错,至少差不到哪里去(营业面积小于10平米且能享受老板亲自服务的不在此列)二、尽管此类餐饮场所的饺子价格不高,但是和几个朋友一顿吃下来,发现比在一般饭店花的还多。
饺子馆的问题先放一放,让我们接着来分享并思考另一个现象。
大型超市里的东西都很便宜,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放印满琳琅满目打折商品的彩页到千家万户。但不知道有没有人思考过,利润如此微薄,它是如何赢利的呢?
提出这个问题,我敢肯定有人脑海里已经闪现出“薄利多销”这四个字。
事实上,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只要是平时善于观察的人都不难得出。
饺子馆饺子不贵,但是菜贵。可以不点吗?当然可以,前提是要达到宠辱不惊、物我两忘的境界。超市里鸡蛋、大米、饮料、电器等确实便宜,但如果你要是以此判断它全场都微利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那些瓷器、衣服等商品,都暴利得不逊于抢劫。当然,超市还有很大一部分赢利来自于进场费、条码费等各种费用。
提炼一下,饺子馆的办法可以概括为“上屋抽梯”,而超市策略可以总结成“瞒天过海”。它们的共同点在于,使用诱饵或障眼法造成错觉并藉此获取更高的利润。
“饺子馆效应”在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应用,用得好的,风生水起,用得不好的,灰头土脸。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这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套路。
再来看看下面这个关于KTV的真实案例。
两家KTV,规模相仿,档次持平,服务一样,相距不过百米,生意相差甚大。
你能想到为什么吗?
当时,为一探究竟,我曾不惜深入虎穴,带几个朋友亲身体验。 头一回,我们先去了生意不好的那家。是在黄金时段去的,大概晚上8点,在服务生的引领下,于一个中包坐定,打算要点啤酒,6块一瓶,青鸟纯生,连我在内四个人,我计划要一箱,几个哥们劝阻,别要了,这里边的酒不划算又不好喝,想喝咱唱完了出去喝算了。于是干唱,没有异性欣赏,几个大男人唱了一阵颇感无聊,兴味索然,没一会儿就结账走人了,一共花了一百二十元包房费。
第二次,我们去了生意好的那家,还是黄金时段,大概8点多,在服务生的引领下,于一个装潢相似的中包坐定,刚刚坐下,另一服务生提来六瓶青鸟放在桌上,我奇道:我还没点呢?服务生应答:“别生气哥,这是我们免费赠送的。”六瓶喝完,感觉上来了,肯定不能就这么不喝了。把服务生叫进来,问了问,青鸟12一瓶,毫不犹豫的要了一箱,又要了几个下酒小菜。我们几个边喝边聊边唱,觥筹交错间气氛越来越热烈,不多时一箱就喝空了,又要了一箱……到后来我就意识模糊了,眼睛闭上之前的最后一刹那依稀看到有个孤独的身影在嘶吼。
第二天早晨我从包房的沙发上醒来,一看其它几个人还没醒,桌上地上一片狼藉,到处是瓜子皮,啤酒瓶数十个,依次把他们摇醒,然后叫服务员过来买单,光酒水消费了七百二十,算上整夜的包房费和小菜,共计一千二。
对比很震撼,在后一家我们消费了前一家的整整十倍。
酒醒之后我回忆一下,所有的不同就从赠送六瓶啤酒开始的。他们那的规矩是,按人均1.5瓶赠送,不够整数的就进上去。这招太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