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
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著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过了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部在玻璃瓶后端找到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部撞死在瓶底。
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
科学家列出了几个理由:
一是蜜蜂的经验认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
二是它们每次朝光源飞的时候都是用尽了全部力量;
三是它们被撞后还是不长教训,爬起来后继续撞向同一个地方;
四是同伴的牺牲并不能唤醒它们,它们在寻找出口时也没有采用互帮互助、分工合作的方法。
苍蝇为什么找到出口了呢?
因为苍蝇从来不会认为只有光的地方才是出口;
它们撞的时候也不是用上全部的力量,而是每次都有所保留;
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在被碰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向后看;
它们能从同伴身上获得灵感,合作与学习的精神让它们共同获救。
所以最终苍蝇是胜利者。
在现实生活中,商人也分为“蜜蜂型”和“苍蝇型”两类。
对“蜜蜂型”商人来说,他们希望市场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希望依靠一次出手就能够获得成功,他们向一个不清晰的方向进军时总是付出了手头全部的成本(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如果一次探索不成功,他们就觉得没有希望,沉沦下去,放弃了当初的想法;万一他们的冒险成功了,觉得成功来之不易,死守才是正道;他们死抱著偶然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不放,以后无论做事做人、自己做还是引导他人做,都采用简单的“复制过去”的方法。
而“苍蝇型”商人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市场是瞬息万变的,知道凡事要想成功必须付出长久的努力,每次进行尝试的时候也都抱著必胜的信心,同时却又对自己所能付出的力量有所保留;他们“找到出口”后也不狂喜。
他们知道一次成功并不意味著长久的成功,要想持续经营,必须持续努力,时刻为自己找出口;而且每次找到出口的方式都不相同,上次是在前方,这次可能是在侧面,上次出口可能大,这次可能是异常狭窄,上次是他人找到的,这次可能必须自己挖掘。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看看自己到底是“蜜蜂”还是“苍蝇”?你想做“蜜蜂”还是“苍蝇”?你想从“蜜蜂”转化为“苍蝇”,还是从“苍蝇”转化为“蜜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