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准行情,一月赚了五六万
龚书义是武汉蔡甸人。“上个月,大葱行情好,批发价最好卖到了4元/斤,一车货可以赚一两万元,倒腾一个月赚了五六万块钱。”龚书义笑称。不过,现在行情则没有这么乐观了。龚书义称能保本就不错了。随着天气逐渐晴好,本地和福建的大葱货慢慢多起来,批发价这几天已经跌到2.7元/斤,加上各种成本后,一斤卖3元左右才能保本。“价格高了后,以前一车货两三天就可以卖完,现在要卖一个星期。”龚书义告诉记者。
看不懂行情,十天赔了两三万
隔壁的周小秋则没那么走运了,虽然从事大葱生意已经14年了,但对于今年的行情,他直言看不懂。眼看行情好,周小秋一下子进了40吨毛葱,是平时进货量的4倍,货款15万,运费8千,算下来每斤成本近2元。“毛葱要去泥巴和葱皮,再加上人工费、代收费等,净葱每斤成本大概3.2元。”
周小秋进货不久,净葱价开始急跌。经历过3元、2.5元,到最近两天只卖2元/斤。周小秋称,“按3.2元/斤的成本价,平均每斤亏了六七毛,总共亏了两三万。”
问诊价格坐“过山车”
还需市场信息对称
近年来,“蒜你狠”、“豆你玩”后,“向钱葱”也来凑热闹。市场商户介绍,大葱价格暴涨,主要由于上海、福建等主产地减产,山东大葱还未大量上市致北方市场缺货,中间环节层层加价以及天气冷等多种原因造成。龚书义分析,除了天气等原因,去年大葱行情差,田头价一斤卖两三毛钱,不少农户转种其他作物,导致今年大葱减产、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增加种植-价格下跌-农户亏本-减少种植-价格上涨”农产品生产步入怪圈。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将矛头指向信息不对称,并建议政府做媒,搭建对接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