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南昌,一个夏夜。
刚上初三的姚晓光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他很早就做完作业了,虽然一个劲地摇着扇子,但是汗仍止不住的往下淌,他时不时的抬头望向窗外的黑夜,深邃,又寂静。
姚晓光的愿望,就是能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因为这样就不用每次都跑到父亲办公室里,得瞅准没人的时候才敢小心翼翼的摸一摸了。可是当时一台电脑要好几千块钱,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是好几个月的生活费。
这时门嘎吱一响,父亲一手拿着蒲扇,一手拿着一本《Basic语言》走进来,他想考考儿子的计算机知识,可无论提出的问题如何刁钻古怪,姚晓光总是从容不迫,对答如流。
父亲很骄傲,他觉得自己的儿子就是个天才,无师自通,除了会编程,甚至还能用Basic语言,一个像素一个像素的画出三国游戏的人物和地图。
那个暑假,父亲带着他跑遍了南昌大大小小的商店,顶着30多度的高温,俩人硬生生扛回来一台386,到了晚上,姚晓光激动的愣是睡不着觉,虽然这只是个普通的夜晚,但他觉得,确实有什么东西变得不一样了。
大学时代就开始制作游戏,没想到被陈天桥坑了一把
姚晓光17岁的生日愿望,就是做出一款超越《暗黑破坏神》的游戏,他觉得这款游戏超屌,但是他并不服气——姚晓光从小就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世界。
他一直是个很倔强的人。
进入大学以后,从Basic到C++,姚晓光对于这类开发工具的使用就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学校里也算小有名气。
大二暑假那年,老师找到姚晓光,希望他能帮忙编写一款多媒体制作软件,姚晓光二话没说就应了下来,他躲在宿舍里没日没夜的写程序,等他把软件交到老师手上时,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作为回报,姚晓光得到了一笔200元的巨款。
从那以后,姚晓光对于开发软件这事简直就像着了疯魔,尤其是游戏开发,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这上面。
这年姚晓光20岁,他觉得,是时候实现自己17岁时的愿望了,于是他开始没日没夜的研究《暗黑破坏神》,除了吃饭上厕所,他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编写出同样的效果,有时候走着走着路,突然想起来什么,他转身就往宿舍跑。
父母听说姚晓光在学校里捣鼓电脑游戏像被附了魂一样,担心的不行,在父母看来,一切跟游戏有关的东西都是玩物丧志,但姚晓光的倔强,似乎已经到了一种不可理喻的程度,父母气得拂袖而去。
没多久,姚晓光就用Visual Basic和DirectX7.0编写出了一个Demo,虽然模仿的是《暗黑破坏神》,但却比这款游戏更碉堡,他设计的人物可以在八个方向上行走,被障碍物挡住后,障碍物会呈现出半透明状,他还在Demo中实现了最短寻路的A*算法。
姚晓光怎么也没想到,凭着这个Demo,居然引来一个大人物。
2000年初,有个上海的创业者融了300万美金,他找到姚晓光,牛气哄哄的说要做一款叫《炸弹狗史丹莫》的游戏,还说想打造像米老鼠一样的动漫IP。
姚晓光和同学兴致勃勃、没黑没白的干,刚一完成,就迫不及待的跑到上海,结果对方掂了掂钱袋子,觉得资金不是很充裕,就说不做了,这个人名叫陈天桥。
不顾家人反对硬要投入游戏行业,这是他最后的倔强
2000年,北京,中秋夜。
晚上的气温已经明显转凉了,姚晓光一个人坐在三环的马路边上,呆呆的看着天上的月亮,刺眼的车灯时不时在他身前呼啸而过,但他没有任何反应。
姚晓光刚大学毕业,父母就为他设计好了一条所有人看起来都很完美的道路——电厂双职工的子女,在大学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电厂就职。
在现实和流浪之间,姚晓光妥协了。因为有着丰富的计算机知识,他被安排进了电厂机房工作,月薪1000元。300多平的机房,干净且宽敞,数十台高端电脑摆放的整整齐齐,一尘不染,这对于一个酷爱电脑的人来说,似乎是最好的归宿。
但姚晓光慢慢开始觉得痛苦,眼前的一切,似乎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他有点后悔自己过于轻易的妥协。
没多久,姚晓光就熬不住了,他向父母摊了牌,我就是要去开发游戏,给个痛快话,让不让吧。
父母一听气了个半死,他们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儿子这么优秀,居然会选择把游戏作为职业,二流子才这么干!
“你究竟是怎么想的,你去做游戏我不管,但是你能保证收入是电厂的5倍吗?”
母亲歇斯底里,她觉得做这种不入流的工作是不会有出息的,也不理解。
姚晓光虽然心里没底,但他觉得这次一定不能再妥协,因为是什么样的人,就应该去做什么样的事。
这时,亚联游戏的老总戴红发现了姚晓光的Demo,如获至宝,他立即邀请姚晓光北上加入极致工作室,一起开发《网络侠客行》,嗯,对了,月薪5000块。
在北京,姚晓光见到了戴红。戴红对他说,你的程序写得不错,对游戏也有概念,但不能做单机了,一定要做网游。
戴红这么一说,姚晓光突然意识到此时正处在单机陷入困境,而网游还没兴起的尴尬阶段。
“网游一定是个巨大的风口~!”
为了做好网游,姚晓光除了租房和吃饭,每月都要花掉一半工资去北大参加网络技术培训,甚至还冒充北大学生到处去蹭免费讲座,然后晚上再疯狂熬夜自学,连上个厕所都是一路小跑。
姚晓光想干的事,基本上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
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做游戏也需要拼命三郎
第二年开春,姚晓光从北京跑到福州,加入了天晴数码。
天晴数码的创始人叫刘德建,他后来给公司取了个新名字——网龙,这个网龙就是后来把91手机助手卖给百度,狂敛19亿美金的那个。
当时姚晓光是公司第一个员工,也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他每天下午才上班,早上六七点下班,有时候还得加班到中午。
2002年初《幻灵游侠》上线,没多久就冲到几万人同时在线,姚晓光每个月都能拿到3万的奖金。
但赚到钱的姚晓光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他感觉自己很受限制,不喜欢,倔劲一上来,又辞职了。
辞职后,姚晓光飞回北京,在北京三环边上租了一间小屋。他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重新开始模仿《暗黑破坏神》,准备搞出一个大制作。
没有社交,没有娱乐,没有收入,也不逛街,只知道天天窝在出租屋里,通宵达旦的写程序,虽然拼命往前爬,可姚晓光总觉得梦想离自己越来越远,他有些惶恐。
这种暗无天日,黑白颠倒的生活一过就是大半年,在他花干净最后一分积蓄之前,游戏终于上线测试了——
2002年,五一,《暗黑在线》开始测试,那天恰逢女朋友要离开北京,姚晓光就把她送到火车站,还没等女朋友进站,他转身就跑,气得女朋友在后面哇哇大哭,可姚晓光满脑子都是程序和bug,别的什么都顾不上。
那时候,盛大代理的韩国游戏《传奇》风头正劲,《大话西游2》和《梦幻西游》也紧随其后,结果《暗黑在线》的用户很快就流失没了。
姚晓光再次被现实击倒,而且血本无归。
后来姚晓光索性不再做2D游戏了,他开始研究新玩意,搞3D技术,此时的姚晓光已经身无分文,穷得连裤衩都买不起,一个包子都得掰成两半吃,中午一顿,晚上一顿。
2003年2月,姚晓光还是没能支撑下去,应陈天桥之邀,他带着3D技术加入盛大,成为《神迹》的首席制作人。
加入盛大的姚晓光,依旧玩命的干,有时候熬夜困得不行,他就跑到洗手间里往脸上使劲泼冷水。
这种状态持续没多久,拼命三郎姚晓光终于倒下了——他的左腿一直疼,实在撑不住了才去医院就诊,做了两次手术,左侧胯关节被取出,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拄着拐杖龟移。
后来《神迹》上线后,效果差强人意,于是不断有其他公司来盛大挖人,此时的姚晓光早就被腾讯给盯上了,腾讯副总裁唐毅斌专门来拜访他,并当场表示“I want you”、“只要你来好处大大滴”,可他愣是不答应。
姚晓光是谁啊,倔的一匹。
再次抓住手游风口,凭借“天天系列”开启王者之路
2006年,姚晓光被腾讯骚扰了一年多时间,他天天就想着怎么怼唐毅斌,后来实在是被烦的不行了,一咬牙一跺脚,进了腾讯。
姚晓光的第一款作品,就是《QQ飞车》,2008年1月公测,不到10天,最高同时在线人数就突破30万,后来直接飚到了300万,马化腾都疯了。
2012年下半年,微信轻轻松松把两亿用户收入囊中,马化腾觉得移动互联网最先规模化盈利的很可能就是移动游戏,于是腾讯内部当即决定,先开发几款手游,微信、手Q和应用宝必须全力扶持。
但是让谁来做呢?高层们瞅了一圈,问姚晓光,你干吗?
姚晓光当然干啊,他二话没说,跑到上海要来一支专门研究手游的团队,成立了新的手游工作室,取名“天美艺游”,但天美几乎没有任何产品经验。
管他呢,什么经验不经验,先干了,姚晓光的倔劲又上来了,整整一年,团队里就没有人夜里12点前下过班。
《天天爱消除》和《天天酷跑》在2013年8月和9月正式上线后均大获成功,尤其是《天天爱消除》,上线10天注册用户就突破4000万,日活2500万,在微信的导流下,大量用户迅速涌入,“天天系列”成了姚晓光的成名作。
2014年腾讯内部八大工作室重组,改成四大工作室群,原来的琳琅、天美艺游和卧龙,合并成天美,姚晓光担任总指挥。
然而合并后的成绩却没有很理想,卧龙花了7个月时间,做了一款手游《英雄战迹》,被光速的《全民超神》秒的哭爹喊娘。
整个卧龙工作室全民皆兵,又花一个多月的时间,把3V3模式改成5V5,在上线前顺便把名字也换了,叫《王者荣耀》,日活一下冲到8000万,垄断国内95%的MOBA手游市场。
腾讯这一战,姚晓光功不可没,马化腾一激动,直接给他发了2个亿的奖金。
2017年,腾讯一季度净利润创下近145亿的纪录,其中手游实现129亿元,同比增长57%,《王者荣耀》当仁不让,成为了一个恐怖的吸金怪兽。
在香港论坛上,姚晓光并没有在意鲜花与掌声,他对着台下数千名青年说,比起默认现状,青年人更应该相信自己,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言语之间,也是他惯有的倔强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