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的退伍青年马建业放弃了北京的工作回老家山区喂猪。
2年后的夏天,团十七大代表马建业占地1000多亩的“生态农场”做起来了。马建业又有了更大的想法——让贫困的左邻右里也一起放养家猪,“我希望自己的成功经验能够带动其他人,大家一起致富”。
放弃北京的安稳工作
2011年,已经退伍的“90后”青年马建业,面临着人生中一个重大选择——回家乡创业还是留北京工作。当时,北京已有一份安稳工作在等着他。再三考量,马建业决定回到位于偏远山区的家乡自己创业。
马建业来自肇庆广宁县赤岗镇,2006年9月至2010年12月在兰州军区空军后勤部服役。“我在部队的时候,部队里有‘军事农业’讲放养家猪。如果回到家里创业,就可以照顾家里人,他们平时很辛苦。”马建业说,这是回乡搞“生态农业”的初衷。
2011年6月,马建业的“生态农场”开张了。短短两年时间,他的农场从最初的20多只羊、30多头猪,发展为占地1000多亩、年产值200多万、年利润30多万的规模农场——年产山羊300多只、猪300头、土鸡土鸭2000多只。现在马建业还开辟了13亩鱼塘,种植了10多亩砂糖桔。
然而,漂亮成绩单的背后却有不少辛酸。
2011年6月,就在马建业刚刚把农场建起来的时候,他遭遇了创业以来最大的危机,洪水席卷了新建的农场,农场几乎被夷为平地。
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马建业不熟悉养殖技术,猪崽患病相继死亡,损失了十多万元。此时,家人和朋友再一次劝他放弃,“不要做了,去其他地方打工吧”。马建业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现在马建业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亲自割鱼草、喂猪、放羊。“反正一有时间,就会自己去做。我跟农场工人一起做,他们也轻松一些。”
最累的是送货。如果饭店预订了猪,马建业凌晨就要起床出发,如果送货地点是在佛山,那么送一次货来回就要超过20个小时,“那种感觉就像要透支了”。
带领贫困户发展生态农业致富
农场初见规模,马建业又马不停蹄地在规划未来。
“农场前面有一条小溪,水很清很清。以后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农场旅游、休闲、度假。”在他的构想中,农场要发展成为集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生态产业链。
有意思的是,马建业脑海中那更宏大的构想却与自己无关:“我希望自己的成功经验能够带动其他人,大家一起致富。”
2011年底起,马建业开始为周围的低保户和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和食宿。现在,农场工人们住在新建的楼房里,而马建业依然常年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别人劝他搬新房。他却说:“习惯了,有个地方住就可以了。”
“现在的贫困户,别说一两万元、就是一两千元都拿不出来。在家乡,杀猪是要排队的,很多人猪养大了,却排不上队杀不了。最后,这些人就不愿意养猪了。”为了解决村民杀猪难、养猪难的问题,马建业采取了“传帮带”的办法——免费为村民提供猪崽,等到猪崽养大了再把猪回收;村民在养猪期间遇到问题免费提供技术支持。
现在,在马建业的带动下,50多户村民开始开展放养家猪等生态农业。对马建业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看到村民独力养猪、开农场、赚大钱,就是最初那个小小生态农场梦的最硕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