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在兰州举行,甘肃省食药监局局长高建邦在会上通报,2014年,甘肃完善监管制度,加大督促检查和明查暗访力度,约谈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51人次,约谈生产经营单位83家,通报整改问题100多个。
高建邦介绍,去年,甘肃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在全国率先试行专柜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和转基因食品,全面禁止销售使用散装食用油、醋和酱油,开展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大力推进食品安全追溯、“外置化”管理、“明厨亮灶”、抽检监测、问题产品后处理等监管措施,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率、外置化率、量化分级率、明厨亮灶率分别达到70%、89.2%、94.7%、70.2%。
药械安全监管方面,全面引入风险评估机制,围绕原辅料管理、生产工艺执行、出厂检验和药品购进、储存、销售等关键环节,落实3大类25项风险管控措施,药品质量风险评估制度落实率达到100%。兰州、定西、天水等地加强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全省地产中药材硫磺熏蒸问题得到全面控制,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大幅提升。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深入开展,金昌、嘉峪关等地在用医疗设备监管成效明显。
据统计,2014年全省立案查处案件9463起,罚没款5154.49万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32个,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刑案件25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人。酒泉、平凉、白银、张掖等地加大稽查办案和行刑衔接力度,查办了一批典型案件。
高建邦说,去年落实中央补助地方能力建设专项资金1.52亿元,实施甘肃6个市州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项目9600万元,推进县级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甘肃省财政投入专项经费1.37亿元,主要用于市县检验检测、基层执法装备等能力建设。
此外,去年甘肃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10个,各类示范街(店、学校食堂)251个。加强投诉举报体系建设,实行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公示制度,全省受理投诉举报3951起,较去年同期增长82.2%,公开曝光食品药品典型案例10件,公布黑榜企业3期57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高建邦坦言,从客观情况看,甘肃省食品药品产业基础薄弱,企业生存压力大,违法违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食品药品新技术、新业态给传统的监管手段带来挑战;机构改革处于“磨合期”,技术支撑能力薄弱,信息化建设滞后,业务用房、执法车辆、执法装备、食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严重不足等困难更加凸显。
高建邦说,2015年,甘肃将全面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模块化、痕迹化、精细化管理,构建市县乡为主体的行政监督网、执法督查网和日常巡查网,以责任管理区为单位层层落实监管责任,网格化监管覆盖率达到100%,把监管触角延伸到乡村社区,消除监管盲区,全面推进基层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