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有关部门在流通链条上多部署力量,别在我们吃到嘴里的前一刻才发现,而是直接查到海关走私甚至相关犯罪团伙,这才是治理问题的根本。
“经过清点,有上万件肉类没有符合规定的标识、进口肉制品无中文标签、涉嫌走私,一部分肉类已经过期一年多,仍在封冻……”14日,经过数小时的清查盘点,四川成都郫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大队接到举报,查获了1万余件、超过200吨的疑似走私肉。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问题冻肉的新闻充斥着各大媒体,让人大倒胃口,不寒而栗。不管怎么称呼,问题冻肉这一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确被摆上了台面。笔者搜索了一下,发现这样一篇新闻稿:《进口问题冷冻肉10余年来一直存在:价格低得惊人》。比动辄“过保”两三年的问题肉更严重的是问题十余年来一直存在,比这更让人寒心的,是这个消息去年就报道了。
时间会让“小鲜肉”变成“问题冻肉”,让人食用后可能出现健康问题。而“10余年来一直存在”“报道一年问题依旧”这样的新闻,让我们看到的却是社会监管机制的“过期”和“过保”。连日来,经过媒体的连续曝光和跟踪后,像“株洲某学校食堂查获问题冷冻肉品”“湖北市场被查出5吨问题肉”“云南销毁600余吨走私‘僵尸肉’”等新闻,总还是让我们感到一丝庆幸——毕竟及时堵住了问题肉的销售,避免了问题肉流进老百姓口中。但另一方面,回顾过去的新闻,比如“2012年7月,浙江省查获未经检验检疫、源自疫区等问题冻品556吨,罚没上千万元”,我们却又不敢过分乐观。当年那么大的力度之下,三年之后,仍然问题遍地。这其实警示我们,抓好食品安全问题,一时一刻也不能懈怠,否则,执法稍有放松,问题就可能死灰复燃。
问题冻肉的违法内容直接明了,不过是“冷冻肉保质期标准一片空白,入出库数量与记录不符的,来源及销售去向不明的,编造、篡改相关记录”等等。但这些都是表象的,我们更关心的是,除了过期四五年,这些违法活动还有没有更多的信息。毕竟,冻肉是已经过期之后,再跨境流入我国境内的。
问题冻肉最大的问题不是时间问题,而是安全性问题,特别是检验检疫方面的。也因此,我们期待有关部门的监管随着流通链条前移,在流通链条上多部署力量,别在我们吃到嘴里的前一刻才发现,而是直接查到海关走私甚至相关犯罪团伙,这才是治理问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