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咖原产于南美,来到中国后曾经身价高企,在许多宣传中,玛咖能抗肿瘤、能降血压,对风湿症、抑郁症、贫血症有作用,被称为是天然的荷尔蒙发动机。玛咖虽然被界定为保健食品,但俨然成了神药,价格也一路飙涨。然而到了2015年,这一切又发生了巨大的反转。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耕时节,也是玛咖春季播种的时候,那么今年的情况怎么样呢?
每公斤120元跌落到1元,玛咖遭遇白菜价。
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丁王村,眼下正是播种白菜苗的时节,村民海金保正在地里劳作。他家5亩地,在正常年景,每年靠种白菜和土豆能为全家四口人带来一万五千元左右的收入。但是在这个春天,生机勃勃的白菜苗并没有给海金保带来欣喜。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丁王村村民海金保:种点菜,反正一年亏了,第二年逐步地弥补。
2011年5月18日,我国卫生部第13号公告批准玛咖粉作为新资源食品。此后,一些嗅到商机的商家将其称为“秘鲁人参”、“植物伟哥”、“荷尔蒙发动机,并极力炒作其补肾抗疲劳,改善性功能等功效,更有甚者称其能“防癌、抗肿瘤和抗白血病”,一时间,玛咖在各式各样的宣传中几乎成为了无所不能的神药,身价随之水涨船高,在一些地方,研磨成粉的玛咖一度卖到每克15元的高价。
在这样空前火爆的行情之下,2013年,丁王村里从其它地方引进了30亩玛咖进行试种,当年就卖出了10元一斤的好价钱,多年来,村里的主要作物白菜行情最好的时候也没有超过一斤1元钱。到了2014年,村里种植玛咖的土地一下翻了一倍多,谨慎的海金保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情,种了五分地的玛咖。到了2014年年底,玛咖行情一路飚升。
海金保:黑玛咖每市斤达到50块钱一斤,紫色是45一市斤,白玛咖13元一市斤。反正你争我争的那种,地里没有挖的时候,反正就交钱订了,先订。
《经济半小时》记者:订了给你挖意思是,就是在地头上就已经订了?都不愁卖。
海金保:是啊。
尝到甜头的海金保后悔年初没有多种一些。到了2015年,他一口气把自己近一半的地都种了玛咖。
海金保:一棵苗黑玛咖投得到五角,2014年黑玛咖是三角多一点,两亩将近七千左右。
尤其是在除草和收获季节,都得用80元一天的价钱请人帮忙,加上化肥农药也没少用,一亩地的成本上涨到七八千元钱。
玛咖,这种来自于遥远南美洲的外来作物,在整个2015年,都承载着这个中国西南偏远山村村民们对于财富的梦想。
《经济半小时》记者:当时想过销路没有?怎么去卖?
海金保:没想法,看到外地老板在其他地方租地种,百把亩都有,几十亩的也有。
《经济半小时》记者:从哪里来的老板?
海金保:外地的,永胜的,哪里的都有。
海金保说,这些外地老板一般都是在与村里接壤的宁蒗县的山上租地。罗现存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他以前做煤矿生意,在2014年的时候包了200多亩地,正好赶上了玛咖的疯狂行情。
云南省丽江市玛咖种植户罗现存:基本上价格算下来还是赚了几百万,就是争着买。
《经济半小时》记者:怎么争法?
罗现存:这个争法就是我来给你争的话,去年我订了合同,也不确定要(按)合同,他就取了钱,非要放在我包包里面五万,这个(玛咖)果子就要拿给他,我就坐车回来的路上,在半路上,他问我老板是不是我打的钱少了,我再打给你,他又打了15万给我,我说不是,我还没到家,(到了家)(玛咖)果子装好,拉来给你,他还以为是买不着玛咖,卡里面又打了15万给我。
火热的行情让罗现存赚得盆满钵满。
留足了自己用的之后,罗现存连卖带送的把其余的种苗都给了人,其中就包括村委会主任海学华。在2015年初,他投下血本,包了80亩地种玛咖。
记者:租地花了多少钱?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丁王村村委会书记海学华:租地只有几千块钱,主要是荒坡上。
但是,到了2015年冬天,玛咖成熟的时候,前一年还三天两头来地头抢货的老板们却一个也没有出现。
而且就算是白菜,正常年景每亩还能有4000公斤的产量,能卖上五六千元钱,但他家的玛咖平均亩产200公斤,一共收获鲜玛咖16吨,按这样的行情,一共只能卖到1万6千元,但是这80亩地,租金、种苗、化肥、农药、加上人工,一亩地的成本不低于5000元,总共40万的投资眼看打了水漂。
玛咖晒干以后还能存放两三年,这让海学华和村里其它种植户们稍微感到一点庆幸,这至少给了他们一点等待的时间。
2014年赚的将近两百万元现在全砸在了这300亩地里,现在看来是血本无归,他根本再无心像往年那样,帮别人代销了。
罗现存:他们零售小我就不想销了,现在销路恼火,价格太恼火,收十来元一斤。
《经济半小时》记者:鲜果?
罗现存:干果,至少三公斤鲜果干一公斤。
丁王村一共520户,2015年种植玛咖的一共有150户。
海学华、海金保,还是丁王村的其它148户玛咖种植户都并没有想到,自己所在的华坪县,并不是丽江市政府鼓励种植玛咖的地方。在丽江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发展统筹科科长马白华给我们出示了一份《关于下达2015年丽江市玛咖种植面积指导计划的通知》。
云南省丽江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发展统筹科科长马白华:当时提出是8万亩,必须要控制8万亩以内。
《经济半小时》记者:有古城区,玉龙县、永胜县、宁蒗县,就是说这四个县是比较适宜种植玛咖的,其他县不鼓励种植。
马白华解释说,玛咖适宜在高海拔、低纬度、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域内生长。生长在海拔2800以上的玛咖,有效成分含量相对较高;而“出身低”的玛咖,其有效成分含量随之降低。
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薛润光指出,高海拔冷凉地区的气候条件不但利于玛咖有效成份的合成,同时还可以有效扼制病虫害的发生,几乎可以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大大降低耕种成本。
而在丁王村采访时,记者得知,种植户们每周都需要打一次农药,每亩地农药花肥的成本就达到七八百元。在海金保家里的地里,专门实时测量海拔高度的手机应用程序显示,这里的海拔高度仅为2439米,而这片区域,恰恰是去年村里种植玛咖的土地最为集中的地方。
海金保现在庆幸去年家里还有一半的土地种了白菜,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勉强维持家用。眼看玛咖从去年的香饽饽变成眼下的无人问津,他索性用来做了猪饲料,因为除了地里的白菜,海金保只能指望这20多头猪能够填补一下家里的亏空了。
不适合种植玛卡的低海拔地区也跟风种起玛卡,努着劲儿搭上了这趟财富梦想班车,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还是没能圆他们的财富梦。如果说,低海拔地区的天价玛卡卖出了白菜价,或许还能解释为是由于有效成份不足,那么高海拔地区情况又如何呢?
大量玛咖价格暴跌,无人问津
在丽江市玉龙县太安乡吾住比村,这片高海拔高寒地区的土地在2015年曾经承载着和金龙一家人对于玛咖空前热切的期望。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太安乡吾住比村村民和占军:租地150亩,这边50亩,那边100亩,我们自己家还有30亩地。租地一亩1200。租金差不多二十几万。
太和乡是著名的土豆之乡,吾住比村的传统作物也是以土豆为主。和金龙算得上是村里的能工巧匠,凭着修车的好手艺,家里的日子算得上殷实。2014年以前,家里的30亩地也一直种着土豆,错过了玛咖最火爆的行情。到了2015年开春,一家人咬咬牙,把准备给儿子买婚房的40万元拿了出来,租了150亩地,再加上家里的30亩,一共180亩,全部种上了玛咖。
《经济半小时》记者:苗花了多少钱?
和金龙:差不多十八九万。
租地加上种苗和人工,花光了和金龙夫妻俩一辈子的积蓄。和金龙不是没有仔细算过,但当时觉得自己怎么都应该是稳赚不赔。
《经济半小时》记者:没有想到玛咖的价格跌?
和金龙:会跌,但是前年一公斤是120-160,所以我们最多想到也是降到最低二十元一公斤卖出去,所以我们的想法也是降了六倍还会赚一点。
但和金龙千算万算没算到,自己辛苦一年,却迎来一落千丈的玛咖行情,到了收获季,像他家这样将近3000米海拔种出来的黑玛咖,每斤鲜果的收购价只有5毛钱,这个价钱,连收果子的人工都不够。
如果放在去年年初,这些黑色或者紫色的十字花科果实能够卖到200万以上。
眼着春耕在即,农药化肥都等着开销,他抽空去了丽江城里的玛咖市场打探行情,打算亏本出点货,多少换一点现钱。
埋头做了一辈子的手工活的修车匠和金龙,从来都是等着生意上门,这次却被玛咖逼得要去找人主动询价推销,实在是有些难为情。在这家销售玛咖的门店,他跟老板纠结了半天,愣是没好意思开口。最后还是老板看明白了他的来意,主动跟他搭了话。
云南省丽江市玛咖销售商:要看一下货再说。
和金龙:一般。
云南省丽江市玛咖销售商:没看到货不好说,要看一下货再说。
不过私下里,这个老板透露说,他是几乎不可能再收购其他人的玛咖了,因为他自己家里人还在香格里拉包了160亩地种玛咖,到现在都还没销出去。
在这个以销售丽江土特产为主的市场,门口打着玛咖店铺的就有七八家,但要么就是关门大吉,要么就是门庭冷落。
和金龙直奔市场最里端的一家政府主办的玛咖代售点,这儿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
云南省丽江市玛咖代售点工作人员:这边看的全部都是丽江本地农民的玛咖,你可以拿过来代售,价格你自己标,如果你自己找到买家的话,你拖走就是了我们不收你任何费用。
在这个代售点,已经堆放了800吨由丽江各地的种植户们送过来的玛咖。
一般来说,大概三斤到四斤玛咖鲜果能晒成一斤干果,这样算下来,和金龙家的每斤干果起码需要30元钱才能勉强保本,但是和金龙深知,现在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价钱。
比起和金龙,南溪村的和占军就要幸运很多。2015年,他把家里的玛咖从13亩扩到了20亩。同样是遇上了暴跌的行情,但至少他家有6亩地是在年初播种时就和一家专门从事玛咖种植和加工的企业签了协议,由这家企业提供种苗,鲜果以大约每斤20元的劳务费进行收购,每亩收购上限为260公斤,这样算下来,和占军家好歹有了31200元的收入,这让和占军能够基本保本。
实际上公司加农户也是丽江市政府一直在推广玛咖的过程中力推的模式,希望通过订单式的的生产增强单个种植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这天在公司召开的一个小规模的见面会上,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国高提出,希望公司能够在今年继续和村里种植户的合作,最好还能扩大协议种植面积。
但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杨曜武非但没有接受扩大协议种植面积的请求,甚至直接提出要终止和村里所有散户的合作。
杨曜武这个听起来有些残酷的决定并非是一时兴起,一来是因为去年玛咖市场需求下降,公司的销售也下降了50%,公司今年打算将种植面积从去年的1万亩缩小至5000亩,二来是因为这几年市场大起大落,公司在跟散户们打交道的过程中也是伤透了脑筋。
杨曜武说,早在七八年前,公司就开始跟南溪村的种植户们订了玛咖委托种植协议,开始两年还运行平稳,但是随着玛咖行情一路看涨,村民们纷纷把协议地块里种出来的玛咖卖给肯出更高价钱的外来商贩,公司因此损失惨重。2014年公司的果实回收率只有30%。
《经济半小时》记者:2014年时候,您家交给他多少公斤?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黄山镇南溪村村民和占军:五六亩地的才六百多一点,六百多公斤。不到,因为他们那时候都是合同签上,因为那个2004年比较火,我们都不想卖给他们,这个都是人之常情。
两年这么一折腾下来,杨曜武觉得和散户打交道成本太高,索性想放弃这一部分业务,只做大户。他也希望经过今年的调整,整个市场,无论是对玛咖的认识,还是价格,都能回归理性。
杨曜武:希望政府这边是对这个玛咖的整个从种植环节的一些基础条件的要求,到玛咖产品进入市场的一些环节的把控,对品质的把控,可能要加大一些力度
实际上,这些工作丽江市政府并不是没有做。
云南省丽江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班科长马白华介绍说,在2015年,丽江市制定了《丽江玛咖栽培技术规程》,云南省也发布实施了《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玛咖干制品》,标志着丽江的玛咖质量标准体系已初步形成。除此之外,2015年3月份,丽江市还出台了《关于下达2015年丽江玛咖种植面积指导计划的通知》,明确提出:2015年全市玛咖种植指导面积建议控制在8万亩以内,但是最后实际的种植面积却达到了144318亩,超过计划面积80%.
马白华:一个是引导形成一个合理的玛咖产品市场定价,然后促使整个产业实现理性回归,理性发展。二是集中到最适宜的区域种植,同时要适度控制规模。第三继续推行一种定单式的种植,化解农民面临的风险,第四也是很关键的,我们要严格贯彻执行有关玛咖的一系列质量标准,更加突出质量,一定要走品质化的道路,我觉得这些都是核心的。
而实际上,近年经历过山车行情的中药材并非只有玛咖。同样是在云南,中药材三七在主产区文山,2009年-2012年的产量从4000多吨增加到不到7000吨,但2014年却超过了20000吨。而三七年正常用量仅7000-8000吨。
除了三七,另外一味中药材,铁皮石斛近年也是经历了市场行情的大起大落。早年,由于野生铁皮石斛接近枯竭,价格一度高达万元,但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11年,铁皮石斛鲜品的收购价约为每公斤600元,到了2012年则达到了1200元,短短一年价格翻了一番,但是到了2013年,价格便一路暴跌至200元,高达每亩15万元的种植成本,让几乎所有的种植户苦不堪言。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又是一年春耕时,和金龙去年租的150亩地已经到了期,今年,他在自己家里的30亩地里,又种上了土豆,也种下了新的希望,新的开始。
半小时观察:农产品价格何时不再坐过山车
记者在丽江看到的情景,和这些农民的遭遇、纠结,让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不只是玛卡,近年来,包括石斛、螺旋藻,还有前些年的芦荟等等,许多特色农产品,都经历了价格的大幅波动,让许许多多的种植户饱受伤害。其实在这些特色农产品坐上价格的过山车时,我们不难看到供与需之间的泡沫。也常常看到人为夸大功效、虚假宣传甚至资本炒作的身影。这些,都大大扭曲了它本来的价值。要管好这个市场,需要行业主管部门明确标准,需要商家规范经营诚实宣传,给它一个稳定健康的供需环境。从调查中我们也看到,当地政府已经组织力量,专项扶持产业发展。虽然产业化程度还不高,服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建设完善,但对于这些高原特色农产品来说,未来还是会有更多的希望。愿他们的春耕,能再多一份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