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山东聊城一个数学老师讲圆的复习课,他花了两天时间分析了近三年来该市三大名校关于这块的期末试卷,认真总结了3个必考考点和一系列题型。
但课堂一开始,他并没有明确今天要讲的内容,而是开门见山,一个题型一个题型往下串。
由于干货太多,老师拖堂了10分钟才匆忙讲完,所以最后连课堂回顾都没进行,就草草结束了。并且我观察到,课堂上很多孩子因为缺少目标感而频繁走神,并没有真正吸收到干货知识。
我就在想,这位老师明明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为什么效果却不尽人意?
直到我看到他备课的讲义,才明白问题出在了哪儿。
我们先来看看他的讲义,看你能不能迅速get到这节课的目标和知识框架?
是不是觉得有点儿费力?
那么,我换另一位老师的讲义,你再试试。
是不是觉得容易多了?
其实,这两位老师讲的内容都差不多,那为什么你很难记住第一位老师讲的,却很容易记住第二位老师的呢?
因为第二位老师的讲义结构更有规律,更符合人类大脑的使用习惯。
人类大脑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有个毛病:讨厌一切杂乱无章的东西,喜欢有规律的信息。
打个比方,我列出两组数,我敢打赌,你能在1秒内记住第二组,却很难记住第一组,不信你试试:
① 9,3,7,1,4,6,2,5,8,0
② 0,1,2,3,4,5,6,7,8,9
我没说错吧?这就是大脑喜欢有结构有规律信息的典型。
其实,我们老师备课也是一样,如果你的讲义只是单纯知识点的堆积,而没有结构和规律,首先你自己很难理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更别指望学生明白这节课到底在讲什么了。
而那位老师之所以课堂节奏拖沓、学生频繁走神,就是因为他备课时无结构无规律。而这背后反映出的,则是他结构化思维的缺失。
说到结构化思维,不得不提一下上文第二张思维导图讲义。
思维导图,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就是一种图文并茂、通过一个中央关键词把包含在内的各级主题有条理表现出来,辅助我们发散思维的工具。
实际上它出自前学而思一位名师之手。这位老师最初突出的教学特点就是“用思维导图把知识结构化,完整呈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而这,不正是我们老师所追求的吗——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一堂课的知识框架,跟上课堂节奏,并在一堂课中搞定所有知识点。
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我们学会做思维导图就行了呢?
必然不是。我们真正要学的是思维导图背后的结构化思维,这同时也是我们很多老师所欠缺的。
那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老师在备课时,如果能够找到一个知识结构,并将所有的碎片化知识点放进去,设计好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大大减轻老师上课没重点、课堂节奏混乱、学生学习目标感缺失等问题。那这种思维方式就是“结构化思维”。
我们之所以要学习结构化思维,是因为它真的对我们教学有价值。为什这么说?
1. 结构化思维能帮助我们更系统全面思考问题,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比如,你要讲圆,可关于圆的知识太多了,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结构,你很难搞清楚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哪一部分是重点、哪一部分略讲……而结构化思维就可以把这些问题简单化。
2. 把碎片化信息形成容易理解记忆的结构,帮我们建立知识体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老师不需要讲义也能把所有知识信手拈来的原因,因为他们已经把学科知识有规律的结构化,塞进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所以,如果我们老师能掌握结构化思维,肯定也能营造出学而思名师一样收放自如有效的课堂。
然而,结构化思维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简单的是只要你能找到一个清晰的结构,接下来就轻而易举了。难的是,如何才能找到知识结构呢?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可以帮你。
1.自上而下找结构
很多老师,在备课思考问题时,总是本能的一头扎进繁琐的细节中,把所有关注点放在具体的知识点上,而忽略了全局的系统和结构,这对于课堂的整体把握其实是非常不利的。
而对于结构化思考的老师来说,恰恰相反,他们看到某个知识点,会优先考虑总体大结构,再考虑细枝末节。
那怎样才能拥有全局结构意识呢?
你可以用自上而下的原则找结构,先思考一个框架,然后由框架的主题展开思考,将从属于主题的信息放进框架里。也就是先确定一个中心论点,然后找出几个支持中心论点的分论点,继而往下延伸,找到支持分论点的论据。这样,就自上而下形成了结构化思考。
打个比方,你是高中物理老师,要把高中三年的物理知识整理出来,给高三学生复习,你该怎样自上而下地着手做这个工作?
①确定“中心论点”。主题很清楚,就是“高中物理知识”,这个没什么疑问。
②寻找“分论点”。在“高中物理”这个大主题下,列举出从属于它的主要板块,基本是以下6方面。
③寻找“论据”。继续延伸,6个模块各自又可以细分出相应的知识点。
④ ……
发现没有,自上而下的结构很像我们常说的“总-分”结构,在一个主题下,不断往下细分,直到穷尽。最后,会形成一张特定主题的知识全景图。而这张图带给你的价值就是,当你看到一个题目,立刻能意识到:
• “哦,这个是物理当中的力学部分,是斜面向上运动的受力分析型”
• “哦,这个是物理当中的电磁学部分,是电流功率计算的题型”
所以,下次你再备课时,不要一开始就着眼于细枝末节,而应该放眼全局,自上而下地理清知识脉络,先框架,后细节;先整体,后部分;先结论,后原因。
这样,才能把握好授课重点,让学生沿着我们的思路理解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和授课效果。
2.自下而上归纳总结
假设,你是个化学老师,正在讲有机化合物,突然一个学生提问:“老师,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化合物?”
这时,你多半思维混乱,没有一个清晰的框架。而你的回答很可能会变成: “嗯,烃也叫碳氢化合物,只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能燃烧。”显然,这个回答缺乏结构,不全面,也很难真正解答学生的困惑。
因此,当你知道主题该用什么框架时,可以用自上而下原则。但像这个情景一样,不清楚用什么框架时,又该怎么结构化思考呢?
反过来,自下而上归纳总结。
① 头脑风暴
拿出一张纸,把你头脑中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有碎片化想法都列出来,先不要管是否符合逻辑以及合理,只要穷尽你大脑中的想法即可。
比如,如果我是那个化学老师,我会头脑风暴出这些想法(非化学专业,让化学老师见笑了)
② 信息归类分组
读几遍写的碎片化想法,看是否存在从属一类的想法,并把这些想法归类到同一组。
按照上边头脑风暴出来的想法,我把它进行了分类:
③ 提炼结构
看一下这些分组,是否存在某种规律,进一步提炼出一个名词或句子,并把这些同类想法归到这个名词下。最后形成,就是你的结构。
④ 信息补充
结构确定后,看每个结构之下是否还需要补充其他信息,最后完善思路,提炼核心观点。
你看,用这样的思路来回答那个问题,是不是思路清晰多了?
当然,如果真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现场头脑风暴再分类提炼结构,肯定是不现实的。只有平时不断刻意练习,让自己习惯结构化思考,才能在遇到问题时头脑清晰地阐述你的观点。
我经常在想,学而思老师到底比我们的老师牛在哪里?学历高?知识渊博?头脑聪明…..
我认为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是他们的逻辑思维方式清晰、科学,有条理。
学生用思维导图做的笔记
就比如,那位前学而思老师,因为他善于用结构化的方式思考问题,能把看起来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且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让课堂更高效。甚至,他把这种思维方式还教给了自己的学生,让学生用更科学的方式学习,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差。
你看,老师和老师之间的差距,有时候并不在于你所看到的学历、学识、平台,而在于你看不见的思维方式。
正是这种不同于大部分老师的思维方式,注定他无论在哪里工作都能做得很出色,现在他已经是深圳某教育的合伙人之一了,而且我听说,最近他还在攻读某商学院研究生。
可怕的是,比我们优秀的人比我们还努力。所以,你准备好改变你的思考方式了吗?
本文引用的思维导图图片来自前学而思智康邬老师,现任职于深圳百年教育,感谢百年教育对本文的支持。
* 作者:Coco,你负责用心做教育,我负责让你办学更简单。(微信号:qfx888lkxhwyy)